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寅在洛阳落脚。
      所有的公务大事,都会从长安转移到洛阳,由他批阅之后才能施行。
      大唐的主要朝臣班子仍旧留在了长安。
      这并不影响唐寅处理公务的效率。
      很多公务都是先到洛阳,由唐寅筹谋和批准之后,再由长安三省六部去执行。
      眼下大唐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北方和汉中两线的战事。
      房玄龄特地从长安到洛阳来,跟唐寅详细商议李孝恭问题的妥善解决。
      “蜀中已多番发援兵往汉中,如今汉中聚集的蜀军数量,有超过十万。”
      “但河间王仍旧滞留在关中未能撤回汉中,你围而不打,这就……”
      房玄龄也很疑惑。
      唐寅明明可以乘胜追击,就算不能一次拿下蜀中,也可以把李孝恭给宰了。
      但唐寅到现在还没这么做。
      反而坐视蜀中在往汉中等地调遣援兵。
      唐寅笑道:“房老你这是胆怯?还是说想当李唐的说客?”
      “你……”
      房玄龄也没料到,唐寅会如此直接称呼大唐为“李唐”。
      说得好像,唐寅随时都要自立为帝,建立新朝一般。
      唐寅道:“如今天下最不安定的因素,除了蜀中之外,还有北方幽州到辽东一线,那里还有李靖和李绩的精锐兵马。”
      “如果我此时仓促与蜀中兵马展开一场决战,势必会形成两线作战的胶着,有那必要吗?”
      房玄龄皱眉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要先拖住蜀中的人马?”
      “算是吧。”
      唐寅没打算跟房玄龄解释太多。
      虽然房玄龄并不是李唐的保守派,但也并不是属于自己新派的人,房玄龄更倾向于两面派。
      “房老既然到了洛阳,就在洛阳设立中书省的新衙门。”
      “各地的奏疏,可以先通过洛阳的中书省之后,再上到我这个摄政王手里,由我来批阅便可。”
      唐寅给房玄龄一个比较大的权限。
      之前中书令已经变成了高士廉。
      但高士廉此时仍旧留在长安,等于是替他唐寅坐镇大唐的京师。
      房玄龄就在洛阳充当他的下手。
      论治国的能力,其实房玄龄比高士廉要更强,这也是房玄龄在历史上能相助李二治理大唐十几年的缘故。
      “希望老夫还有一点余力,能帮天下黎民百姓吧。”
      房玄龄已经不说自己是在相助大唐。
      或许他也知道,唐寅登基,势在必行,自己没能力去阻止。
      唐寅拿出一份好像公文的东西,交给房玄龄道:“这里是有关洛阳地方门阀勋贵的处置方案,你先参阅一下这个
      房玄龄看过之后,眉头紧皱。
      “房老认为有问题?”
      房玄龄摇头道:“就算他们中有些人,的确是朝秦暮楚,但现在天下仍旧没有彻底安定,你就这样大动干戈,不怕……”
      “房老有话直说。”
      “你就不怕遭到反噬?”
      唐寅笑道:“我若是到现在什么都不做,别人反而觉得我唐某人好欺负。”
      “这些人从开始选择政治立场时,就选择了站在我的对立面,那我得势之后还要对他们忍气吞声,我是诚心跟自己过不去?”
      房玄龄无奈道:“既如此,那老夫便帮你去

第619章 守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