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怜在接洽一些对于全景影片拍摄技术感兴趣的影视行业创作者,目前已经在筹建公司和基金会——她打算建立一种全新的影片投资机制,并为映网建立一个专属的影片库,其实就是仿照夏国,建立一个政府所属的影视平台,以此来切断目前资本对于宣传平台的垄断;殷长生和殷长宁则在持续不停地接触一些游戏公司,顺便应对业内对手使出的各种阴招——目前网上对于《次世界》的评价相当两极化,正常玩家多数都是热烈追捧,但是差评仍旧源源不断地自各大平台和营销窗口流出,原因自然是因为损害到了一些行业霸主的利益。
这场面殷怜很熟悉。
早些年她检验一些舆论真实性的时候,就经常执行某个标准——比如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商品,它以一般常识来说是否有一些违反正常人三观,或者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如果其实所谓的“黑点”在普通人看来根本不痛不痒,是大部分人或者身边的人都有可能会有的小毛病,结果却遭到了铺天盖地地谴责和辱骂,多半就是有资本或者有心人在其中作祟。
《次世界》这次的风波也是如此。大部分时候营销号说不出它的具体黑点,就拿游戏的一些暗黑向玩法当说辞——一开始这种做法还挺有用的,煽动了许多不明所以的“家长”去投诉和举报,但因为殷怜报备做得完善,《次世界》是有官面背书的,所以根本没有用,反而引了一堆本身对于游戏的“暗黑向内容”有兴趣的人跑去尝试。
结果发现这游戏根本不暗黑,掀桌!可游戏真的好玩,所以凡是进了这个坑的目前还罕有爬出去了的。
因为这种黑法不行,所以很快他们又换了一种黑法,开始传殷长生和主创团队的各种谣言——这种谣言一开始蔓延,殷怜就把当初飞讯搞映网女编辑的案件给置顶回顾了一番,甚至还再次给飞讯董事的案件进展一次曝光。群众金鱼的记忆再一次被唤醒,从来开始科普这个其实过去根本还没多久的“历史案件”。
这导致造谣的效果变得很差,反而是舆论三部曲的观看数据又被刷了一波。
值得一提的是,映网这段时间里因为报道了许多法制问题,而突然出现了许多踊跃举报的用户。因为涉及到太多官商黑幕,所以荆则明颇为为难——毕竟这不是在他的权责范围内。但是在和殷怜商量之后,他并没有无视或者推卸掉这部分工作,而是一方面开始完善这方面的网站功能,一方面开始试图与公安以及纪检部门联系,进行合作。
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殷怜没有多管,荆则明在这方面肯定比她要有门道的多。倒是网站的举报系统方面,殷怜帮忙设计和完善了许多功能。
首先,这部分的内容被完全独立了出来,在初级筛选的过程之中全程只由ai进行处理,而不经过任何具体人员的手。在这个过程之中,ai程序会对举报内容进行相应的审核和验证。荆则明专门制作了一个“案例线索提供”界面,希望信息提供者能提供更多且详细的线索和证据,并根据线索的多寡和可信程度跟进相关的案情。这其中还真的发现了几个大案的影子,内中都有当地官商勾结的迹象,显然是举报者难以在当地得到声张的案子——但是因为无法确定这些到底是真消息还是假消息,所以很多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才能决定是否采取行动,只能让ai持续跟踪和归纳获得的情报,并引诱举报者提供更多更完善的证据。
可能是因为持续的回复和跟进给了举报者相应的希望,后来映网还真的持续收到了很多证据,ai进行一轮验证,确定信息属实之后,就提交给相关的公安或者检察部门,然后相关部门进行二轮验证,确定信息属实并且足够立案,就选择时机开始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映网的ai系统在查证和归纳线索的时候特别好用,虽然其逻辑系统不如真人灵活好用,但因为其整体的信息足够全面和严谨,所以很大程度上大大加速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度。
很长一段时间里,映网的这份工作进行得悄无声息,因为大部分工作由ai负责,而ai是没有私心的——至少映网这边的ai程序,只编写了智能逻辑系统而并未加入不适宜的拟人情绪,因此运作的时候非常冷漠而且严守规矩,并没有任何偏好性行为,也因此导致举报的信息被高效地归纳和验证,既没有因为案件的残酷而产生蒙蔽理性的同情,也不会因为收受贿赂或者受到威胁恐吓而产生自利或者自保式的偏颇。
荆则明在思考再三之后,跟殷怜商议后完善了这个系统的结构。虽然这个举报系统的数据运作模式还不是很完美,但是最后定下来的模式却有着目前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在这个系统之中,ai承担了主要的数据处理和权限审核工作,在目前能做到的范围内把人为影响的因素降到了最低。同时虽然目前还没有设定许多账户的权限,但却已经提前设计出了对于账户本身的权限管理和监控功能,因为是程序自动限制和监控,也不涉及侵犯隐私的问题,同时严格限制了账号的权限,确保所有试图以权谋私的行为,都会留下明显的痕迹,且很快被人发现。
当然这不是万全的。
举例来说,如今这种状况下,荆则明或者殷怜想要操控数据还是十分容易的。当然,这个过程之中,殷怜因为掌握更深入的技术,所以要完成这一行为会更容易许多,相对来说,荆则明虽然拥有权限,但因为对于系统的原理缺乏深入了解,所以很多操作都会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会被ai自然记录,并且在需要调查的时候被调取。
而等到系统更加完善,未来相关账号的权限更加明确的时候,那么即使是技术人员应该也很难轻易更改或者操纵信息了。人类智慧和ai的结合,所得到的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
事实上,因为映网如今通过ai系统搜集举报信息与证据的关系,就连映网内部各部门的人目前也基本上对于举报的内容和具体进展毫不知情,更不用说被检举的对象了。倒是不知道是哪个案件那头的举报人泄露了信息,网站方面有客服因此被人找上门来,经历了一番威逼利诱。
客服对此毫无了解,甚至更上头的管理人员也是如此,自然不可能给对方什么承诺。甚至因为管理人员本身也有一些官面背景,察觉了一些端倪,还主动给对方下了套,差一点就套出身份信息,可惜对方反应了过来,最后还是没中计。
其实目前网站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对于映网举报系统的具体情况都没什么了解,也没有干涉的权限,对方自然是不可能得到有用信息的。
事实上对方也没有在这方面花费太多心思,一来习惯了各种网络举报系统形同虚设,二来也缺乏映网到底都得到了什么信息的具体了解,加上许多能在本地压下的案件本身都会有当地官面背景,许多人都不会把一些举报人或者媒体放在眼里,威胁或者收买也不过是未雨绸缪而已。
但是等映网这边把证据搜集和整理好的时候,公安或者检察部门其实都可以直接进行抓捕了——通过ai进行搜集整理的证据信息实在是远比想象之中还要全面和完善,而且他们还可以自动归纳来自不同举报者的同一案件信息,并且对可信度进行验证和分析。举例来说,很多时候,群众举报是含糊不清,道听途说,躲躲藏藏的——有些是因为诬告,有些则是害怕被报复。
这就给警方调查案件增加了困难。
但是映网本身并没有政府部门的权威性,甚至国内个别地区因为本身官僚主义的横行和地区领导层的失职,百姓对于政府也未免有充足的信任度,这种情况下,保证举报人自身的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
正经官方渠道一般要求举报必须实名,但是映网却并不要求这一点。虽然实名能降低相关部门的工作量,但其中也难免牵涉个别执法人员公器私用,泄露举报者私人信息的小概率事件。但哪怕一万件里面只有一件,一旦被新闻爆出来,对于政府与平台公信力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在有ai的协助下,荆则明完全可以忽视工作量的需求,开通匿名举报的渠道。虽然可以匿名举报,但事实上正式立案,提交公安之前,仍旧需要实名进行确认,只是在证据搜集过程之中,允许举报对象匿名提供证据,由ai系统对于不同证据进行验证,拼接,扩展——举例来说,如果有普通民众举报某位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那么他需要提供对方的名字,具体职务,以及相应的行为描述,并附带有直接联系的文件,照片,视频录像,ai则负责访问官方信息库,先对当事人的身份,职位进行验证,再对于其行为进行查询——比如说“有市长通过搞城市绿化进行大肆贪污”这样的举报,首先要对于官面文件进行查询,验证是否在绿化方面进行大额投入,有没有正式的文件,并列出具体投入的数据图表,再调动城市卫星图年表进行绿化情况的分析记录,根据行为进行年间的市场行情计算投入和回报,以确定差额。另一方面,则需要同时在当地新闻,网络民间舆论,以及绿化相关行业的具体情报之中搜集信息——舆情如何?绿化投入最后是否反应在了行业与环境上?相关的企业资质如何,与官员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益联系?
另一方面,也会对官员本身进行审视——从古至今都不乏有官员并非因为利益,而只是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的地方穷困问题,这也是需要考量的。
这个过程之中,ai会试图通过简单的回应鼓励举报者提供更多线索,同时,如果对象遭遇多人举报,ai也会整合和梳理出具体的情报,把线索按照可信度进行分类陈列,以便于正式立案时可以更高效地进行调查。
虽然程序说起来复杂,但其实系统对于一个新举报对象的调查运算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而且能调查到的东西也会相对有限,真正的作用仍旧只是配合举报人进行运作,由举报者提供关键证据,而ai系统负责完善调查细节。
这基本已经夏国公共督查系统的雏形了。虽然本身的结构粗糙,好在目前的国内也并没有可以应对的技术,相反需要注意的还是执行者的人身安全——再好的系统,也仍旧需要人才能运作维持。
殷怜也特别交代了荆则明,注意自身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而且一旦这个系统的功能变得完善,立刻就要把职权让出去,由中央的重要人物来进行监管——荆则明脑子还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分量不够,承诺在提交第一批案件信息之后,就上交相应的系统权限。
事实上即使上交了这个举报系统的权限,这个接口仍旧是依附于映网的,映网对其仍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却会把更多相关的政府部门拉入映网这个圈子。
网络让世界成了地球村,而映网却可以让全国的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近距离互相监督。日后等映网发展得更加完善,人们就会发现可以在映网看到许多更加直观,可信的新闻,也许内容不是非常有趣,题目也不够吸引眼球,甚至新闻时效性也不够强(因为必须经过验证),但是它会比大部分网络信息都要可靠,可信。
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打击谣言和舆论操控。
事实上目前就有很多人习惯看到什么新闻,就上映网进行验证了。映网的公信力已经建立起来了,殷怜便越加叮嘱荆则明,一定以保证新闻的客观和可信为重。
其实不需要她强调,荆则明心里也有数。不过殷怜一再强调,荆则明态度确实是更慎重了,回头也去跟手下的人再三强调了这个问题。
游戏被泼脏水之后,殷怜稍微动用了一下自己的权力,把之前飞讯与女编辑的官司又提了一提,引发了一波讨论,倒是有效地打击了有关殷长生和游戏团队的谣言。其实哪些谣言本来就挺荒唐的——有造谣说《次世界》根本不是殷长生的作品,是抢了其它游戏工作室成果的,也有造谣说殷长生本人其实就是个富二代小混混,被殷家推出来镀金的,还有造谣说殷家重男轻女,其实殷长生与殷怜严重不合的——因为过于荒唐,殷怜连吐槽都不知道该从何吐起,感觉要是辩解就输了。
关于工作室的谣言就更不用多说了,无非就是当初针对女编辑那一套。最好笑的是那个“《次世界》不是殷长生工作室的作品”那个谣言,工作室里竟真的有人产生了怀疑,自己都快信了,结果被同事打醒,说道:“你醒醒,工作室珍稀的是这个游戏吗!?明明是游戏引擎!如果引擎是人家设计的,他们大可用这引擎重新设计一款游戏,同样能火爆好吗?再说了,如果引擎不是小老板设计出来的,那每过一段时间的程序更新是谁发的?关在老板家地下室的家养小精灵吗!?”
“……”对方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对哦!”
其实能被殷长生招来的员工脑子都不笨,专业能力不说出众,至少在校的成绩都是比较辉煌的,只能说智商和智力和智慧真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不过,这也有殷长生的年龄与其手上的黑科技确实有点神秘的关系
舆论战一直在继续,但也就影响小数容易被带节奏的人,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其实有些谣言要澄清也很容易,但是殷怜没必要特意把自家的事情展现给别人看。再说了,她也不想在公众面前追打殷长生来展现他们兄妹感情可好了,妹控哥哥简直逆来顺受……到时候就该她成熟聪慧的淑女形象崩塌了。
她才不要!
相比起来,像是表现亲密这种行为也不一定管用,很可能被当做作秀。如果澄清一个谣言就可能招惹另一个谣言,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毕竟日久见人心。
殷长生兄妹在这场谣言风波之中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不动如山。按照常理推断,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小孩子会很冲动,容易被激将。但事实上,就连殷怜的两个哥哥都比预想中要冷静多了,估计也是因为实际经历的事情远超出了这个年龄应有的阅历的关系。
这个过程之中,殷怜甚至还签了好几部戏的技术赞助合约,且之后每周都持续增加一到两部,同时还得做各种设备的租金表,场景和道具设计的报价表,忙到不得不偷异世界的时间来完成一部分工作,自然也懒得费心给这些谣言更多的眼神。
而这些谣言也没有热议多久,很快就被新闻盖过去了——新世界某公司发布新精神科技产品飞行翼,可以通过精神力控制在空中短距离飞行;星光榜再爆凶杀事件,凶手至今未曾抓获。
第 810 章 81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