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所以在这个时代,所有经典作品的创作者,其实都是在负重而行。有人会轻描淡写地说,经典总会被时间淘洗出来,却不知道很多创作经典的人,根本无法得到与他们的付出相配的报酬。
如果不是当时,其实很多时候就已经失去了价值。
就像很多画在画家死后才值钱,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在播出之时也经常乏人问津,要在许多年之后,才会被人反复推荐和提起,沉淀成经典。
不灭先前跟殷怜就提到过一点,网文作者一本书的价值往往不是体现在当时,而是会体现在接下来的新作之中。他本人还好,运气不错,一炮而红。但是他本人喜欢过的很多新人作者,往往写出一两部好作品之后,就会离开这个行业了,因为获取的金钱不足以他们等到自身的才能开花结果,于是只能放弃。
毕竟真正的创作所需要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的岗业多了去了,而目前的创作环境注定了这个行业缺乏好的前途。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创作行业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孵化机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的人们的生活水准与对于这方面享受的需求,确实还没有到能支持和孕育这样一个环境的地步。
殷怜是开了挂的。
对她来说,剧本资源是最泛滥的东西了。夏国有三大技术,一个是意识写作,大大缩减了创作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二是AI创作,它看似是加入了模板创作者的竞争,其实却是降低了模板创作的难度,剥夺了跟风者的创作价值。但因为AI本身不擅长创新,所以另一角度可以说是抬高了走心和创新作品的价值和含金量。三就是整体的多媒体科技创作和以及相应的资源库机制——它降低了各种创作的难度,素材获取的难度,而且让所有类似的创作都一起被纳入了版权时代。也就是说,任何创作都将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丢失价值,但是同时,人们可以以一种极为低廉的方式获取素材,完成自己的创作。
这些技术和规则让创作变得全民化的同时,也让好作品的出现变得频繁而常见。虽然这会导致作品的消费价格降低,但分摊到漫长的时间里,对于不管是创作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李部长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不但不觉得殷怜这么做有心机,还很是感动。
他说道:“如果作为公益片来运作的话,这电影未必就能回本,你确定吗?”
殷怜说道:“我会尽量控制成本的,反正也不打算请什么大明星,成本也不会太高。而且我也没打算拿它赚钱。”
李部长说道:“这几个剧本都很不错,如果当做电影好好拍摄出来,多半能火。就算是卖给电影公司,价格肯定也不低。”
殷怜回答道:“就算拍出来,我也没有发行的渠道。而且好片不火的例子还不够多吗?很多时候,片子火不火……也不是看质量的。”
李部长说道:“就算不能大火,这几个剧本中规中矩地拍,小赚一笔总是可以的。”
殷怜笑了,回答道:“伯伯,我不缺钱。而且,我觉得如果作为公益宣传片,他们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这个价值不一定比能赚到的钱低。”
李部长想了想,倒也觉得殷怜说得不错。先前国家为了嘉奖殷怜,直接给殷怜在新世界划了一块地,殷怜运作得有声有色的,想来每年的收入就是个惊人的数目,她确实应该是不缺钱的。
但即使不缺钱,她这样小的年龄,竟然会主动愿意花费心思,回馈社会,光是这个觉悟,就让李部长对殷淮竖一个大拇指——他这儿子女儿,都教得非常好。
李部长感动之余,便表示会主动给殷怜争取一些经费。国内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扶助资金,虽然这些扶助资金多数是用于实际管制,而很少有宣传教育这方面的,但是就算没有符合条件的,李部长也可以申请成立一个——毕竟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这方面的投入也是迟早的事情。
殷怜听了,也不算意外,倒也没有拒绝。不过她稍微使了一点小心机。
“谢谢伯伯。不过伯伯也不用太在意,不管有没有扶助经费,我都会用心地将这些剧做好的。经费我也会控制在不影响质量也不会让我自己觉得有负担的状态下。我目前的打算是让我现在照顾的那些小演员和在合作的一些剧团演员来出演,不过这样的话,可能不会有什么明星效应,但好处是制作效率会更高——档期也好协调。等片拍好了,我就拿来给您看,到时候李伯伯再和其它局里的叔叔伯伯们看看哪里要修改的。”
李部长听殷怜这么说,倒是没有想太多,说道:“我看剧本很好,我对拍戏也不是很懂,回头我找人先帮你看看剧本,要是剧本没问题,之后也给你省点后期再折腾的力气。”
殷怜应好。
但事实上,她这句其实是给李部长打预防针,避免之后有人看中剧本或者剧的质量,然后想要空降蹭热度。
第 665 章 66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