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突来获取利益,收割韭菜。他们发觉新财路的效率太高,政府和民众却缺乏同样有效的反应机制,因此很难对之作出应对。”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应对。制定法律规范舆论很重要,但是让民众获得主动分辨和对抗‘人造舆论的能力也是极为必要的,两者作为外因和内因,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殷怜的小作文并不长,但是条理分明,娓娓道来,很有说服力。而在内容的案例上面,她也列举得很清楚,主要强调了几个方面——一是普通人怎么依靠金钱和脑洞来制造谣言,二是一些社会事件里,水军群体怎么样靠着大量的舆论输出来颠倒事实,控制舆论,第三条则是讲述包含粉圈在内的一种目前资本获利的新模式,就是资本怎么通过特定事件来激起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群体的矛盾,并且通过一些发言在其中激化矛盾,令人在愤怒之下为了自己的理念付出大量心血和时间精力,并从中获利。
      她也举出了从规则上抑制这类行为的一些方法,但说得比较简略。资料更多的篇幅还是花费在了如何培养普通人辨别谣言和刻意制造的舆论的能力上。
      李部长可以说是越看越惊讶,最后陷入了思考。
      不久之后,他就在一场会议上向同僚展示了这份资料。
      这个过程本身是顺理成章又无声无息的,但实际上却是殷怜本人直接跨越了原本的环境和阶层,打破了藩篱,越级进行了举报这样子。
      但是即使如此,上头也不可能因为她举出的例子过于令人心惊便大惊失措,直接当真。他们还是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印证。
      好在殷怜的资料做得详尽,而且确实都是有依据的,所以最终的调查结果,也与她在资料之中写明的基本一致。
      李部长的同僚里颇有人一开始对这份资料不以为然,并认为资料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他们先前也曾听说过一些相关的社会事件,有些甚至牵涉到熟识的企业家,但是通过直接了解和谈话,从对方的陈述中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情况根本不严重,不过是如今的网络本身就具有夸大的作用,因此导致事件的影响被过分放大了而已。
      因为双方各执一词,加上这件事本身都需要得到验证,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印证。正好,殷怜的资料里也给出了相应的验证方案,经过会议商讨之后,众人也认同这些方案确实有可采取的价值,便同意了尝试。
      除了一些网络调查的内容,需要部门里面的工作人员专门进行搜索,采访和调查外,教育局的所有正式官员,接下来都被要求回到家里,一一约谈家里大约十二到十六岁区间的小辈,询问他们学校里的情况,主要是关于学生们是否因为追星,玩游戏而产生阵营的情况。
      结果几乎炸裂了他们的三观。
      几乎每个孩子都提供了一到三个不等的校园冲突问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女生因为拥护不同明星而产生阵营,若是势均力敌还好,若是人数相差悬殊,便会形成霸凌和孤立,而男生也会因为在游戏里的矛盾而出现霸凌事件,个人化的冲突是李部长等人以前就有了解过的,但是有一种新型矛盾却是他们从未见识过的——那就是拥护不同游戏的学生彼此敌视和看不起——说实话这事情本身就透露着一种可笑,但事实就是,真有学生被游戏培养出了这种“忠诚度”。除此之外,其它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不同超级英雄的崇拜者,不同小说和作者的粉丝,同类动漫各自的支持者……
      区区中小学里面,竟然到处都是“对家”。
      这调查结果令人不敢置信。
      有人迟疑着说道:“这份资料的作者会不会太危言耸听了?如果说明星和游戏还可能是各自的厂家在那里故意引导和兴风作浪,但是像是名著和流行小说的拥护者总不可能也都有人引导吧?”
      李部长想了想,却是拉出了资料的某一段话。
      众人重新把这段话扫了一遍之后,再回想起先前的调查结果,终于慢慢地开始有一股寒气渗入心里。
      “可怕的不是孩子气式的排除异己,而是渐渐他们把‘排除异己的这种观念刻印进心里。因为偶像会换,爱好会变化,但是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再难能改变。如果新一代的少年人开始把排除异己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华夏这一代人的精神烙印,那么未来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精神会是什么样子却是可想而知。”
      “这不是危言耸听。”

第 658 章 65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