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强大的大汉朝(四)[2/2页]

将门枭虎 江左俊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把基建搞起来,旱灾时候有水库储水,水灾的时候,河道不堵塞,避免内涝。
     道路修建起来,物流成本下降。
     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巡抚衙门的统筹下,整个陕西的局势,迅速的平稳下来。而且蒸蒸日上。
     干旱。
     还蒸蒸日上。这要是放在以前,那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
     没粮食是不行的。
     没粮食这种蒸蒸日上,只是暂时的。是昙花一现的。
     关键的还是。
     能不能从河北运来粮食,运多少粮食过来。
     都城。
     文华殿。
     文渊阁。
     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侍郎,全部在列。由内阁首辅刘知行,支持会议。
     太子吴彧旁听。
     宝座空悬。在宝座前边,设了两个座位。刘知行、吴彧坐着,其余大臣都站着。
     “灾情似火,救火就是救民。陕西干旱,需要朝廷全力去救。”
     “扶桑那边,暂时只做准备,把粮食集中起来。随时可用。但不用马上调过来。海运送粮,风险很大。等河北撑不住了再说。”
     “高句丽半岛、三汉、辽东、直隶、山西,以及黄河以北的河南、山东部分府、县。清点粮仓。只留两成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其余都运走。”
     “各府、县。无论是软硬兼施也好,还是强迫也好。让那些大户交粮。”
     “官府抬高粮食收购价格,从楚国买粮。虽然现在黄河、沿海都封锁着。但是只要有一倍的利润,楚国的商人就敢铤而走险。”
     “别怕花钱,我们有的是钱。”
     “把粮食集中起来,各县调遣民壮,先把粮食集中在府。由府派人运送去长安。”
     “记得把账理清楚了。不能让贪官,在路上上下其手。”
     “出府的时候多少粮食,入长安的时候多少粮食。路上民夫吃了多少粮食,一笔笔记载清楚。”
     “诸位。”说到这里,刘知行站了起来,沉声说道:“天子说。这是考验他的时候。但这又何尝不是在考验我们呢?”
     “我们是大汉朝开国的内阁,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了。”
     “要是办砸了。不用天子下令,我们自己抹脖子算了。”
     “是。”
     内阁大臣、尚书、侍郎齐齐躬身应是,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响彻文渊阁。
     “好。都下去办事吧。”刘知行微微点头,笑着说道。
     除了内阁大臣之外,其余都散走了。
     “太子爷。如何调遣粮食,如何组织民壮。这都是有大学问的。太子爷也请移驾,前往六部观政。”
     刘知行非常注重对太子的培养,弯下腰,对吴彧行礼道。
     “丞相放心。我会去观政的。只是在此之前,我得办一件事情。”吴彧却是个有主意的,抬头说道。
     刘知行对太子十分了解,没什么不放心的,弯腰行礼道:“是。”
     刘知行率领内阁大臣,统筹全局,忙的脚不沾地。
     吴彧离开了内阁,前往后宫去见柳香。
    喜欢。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强大的大汉朝(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