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三章 刘知行[2/2页]

将门枭虎 江左俊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吴年定下的策略,军民鱼水。
      但是想要取得山民的信任,让他们乖乖把粮食拿出来,却也是个大难题。
      现在北山堡人口多了,在茫崖山上修建一座山堡,分一些人过去,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这些事情压在他一个人身上,真是累坏了。
      吴年点了点头,这理论与实际操作,还是有些区别的啊。军民鱼水不是说说的。
      这是一个水磨功夫,得慢慢来。
      不过老李说不太理想,但看来也是有理想的地方,有山民心甘情愿交粮了。再加上来投奔的人,有些人带来了口粮。
      暂时看来没问题了,但长期肯定完蛋。
      特码的。
      这怎么找个人才,帮忙处理行政工作,怎么就这么困难?
      看历史上的那些人,得到人才都很容易。
      汉高祖与萧何是同县人。
      曹操得到荀彧好像也很容易。
      孙策渡江就有二张。
      我张贴布告,重赏人才,竟然一无所得?
      真是恼人。
      就在吴年烦恼的时候。
      有百余人的队伍,从南往北走,往北山堡而去。
      因为打仗的缘故,使得山上的土匪少了很多。他们又不是傻子,都知道不管蒙元人、吴年都不是好惹的。
      有的土匪搬家了,有的土匪干脆假装流民,逃难去了南边。
      但就算这样,还是有一些土匪钉子户在的。
      这队人看着很有章法,有人骑着马,有人步行,有大车,有辎重,还有五个人穿着盔甲,并非等闲之辈。
      倒也没有土匪,打他们主意。
      不过,大冬天的走山路也不容易,队伍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狼狈。
      队伍中央,有两个穿着盔甲的男子,骑着健壮的战马,并排走着。
      一人年长,约四十岁左右,长的有点凶,身材魁梧有力,腰间带剑,马后挂着弓矢。
      一人二十岁出头的相貌,容貌英俊,肤色白皙,身材很高,有些瘦,但不弱,勉勉强强能撑起盔甲,没有剑,也没有弓。
      这二人相差近二十岁,但却是一对亲兄弟,乃是辽东虎山县人。
      兄叫刘通,弟叫刘知行。
      刘通粗通文武,是武力担当。
      刘知行是读书人。这百余人,不是刘家的家奴,就是他们的同族兄弟,马车内是女眷、老弱。
      “二弟。我倒是不认为打蒙元人有什么错。但是这个叫吴年的,在此之前名不见经传。从蒙元人散播瘟疫开始,就名声大噪。这一次斩杀四个蒙元千夫长,杀了将近五千蒙元兵。”
      “我觉得是夸大其词了。他要是说杀了一个千夫长,斩了一千人,我都信了。”
      刘通手拉着马缰,抬头看着北山堡方向,有些愁苦道。虽说他是长兄,但脑瓜子没老弟好使。
      蒙元人南下的时候,他本打算走山海关离开的。
      老弟让他再等等,路上兵荒马乱,出事的概率很大。还不如等局势平稳,再看看情况。
      果然。从辽东到山海关的路上,真的是惨不忍睹。
      现在情况好一些了。老弟又让他北上,带着宗族大小,投奔北山堡的吴年。
      尽管他同意了,但心里头其实发虚。
      越接近北山堡,就越虚。
      特码的。辽东汉人真的能斩四个蒙元千夫长,杀将近五千蒙元战兵的吗?
      wap.
      /45/45334/14733148

第二百五十三章 刘知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