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九妹同学的作业[2/2页]

咸鱼的悠闲人生 呆萌小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哇,这这这么高工资的吗?”
      楚芊音都惊到结巴了。
      “还好啦,说不上多高的,你哥我再差也是个博士好不好,再低他们都不敢开口。”
      苏白暗自好笑。
      其实以原主当初的条件,如果选择进入京艺大博士后流动站,在站期间年薪也有40多万的,另外郭嘉头两年还会补贴60万,再算上些地方性的人才计划住房补贴之类的,也差不多的。
      至于原主为什么不去,这个问题就跟莫扎特为什么喜欢吃翔一样,反正他就喜欢呗。
      “哇!学历高这么有钱途的吗?”
      “废话。”
      “那怎么那么多人说文凭没用?”
      “首富还说钱没用,对钱没兴趣,从未碰过钱呢,你信吗?”
      “好吧,看来我也要努力学习才行了啊!”
      楚芊音的眼睛都被刺激到冒绿光了,又得意的说道:“对了哥,我已经快要完成你的作业啦,晚上就能整理出来,嘿嘿!”
      “这么快?”
      “哼,那是,等着吧!”
      楚芊音神秘一笑,我有高人相助难道我会告诉你?
      接着,就哒哒跑过去跟大部队会合了,权伯他们晚上要陪同客人们吃饭,苏白照例不跟去,因为晚上还要去给何老太太做治疗。
      挥挥手和大家说白白,再关上门后已是暮色四合,苏白寻了一圈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简灵儿,那妞正远远的坐在一秋千上,背影孤单又萧瑟,老可怜了,连忙乐呵呵的小跑过去......
      ......
      大概是真被苏白那条咸鱼的“兼职薪水”刺激到了,楚芊音晚饭回来已经10点多了,但毅然的选择了熬夜写“作业”,勤奋到了楚爸都难以置信。
      这段时间里,她零零碎碎的线索证据也确实收集的差不多的了,袖子一撸,奋笔疾书!
      “......中文文献中较早出现‘牙兰二字的是清代粤海关的资料。《粤海关志》记载了1684到1833年有关税务的奏议和上谕,并开列粤海关辖下港口征收各种货品税额中的《税则》,其中有云:“牙兰米:比番红花例,每百斤一两。”
      “再用地方志数据库搜索,发现《厦门志》卷5《船政番船》中,也载有‘呀兰米或‘呀?勖住?泄氐募褪拢?784年9月,夷商郎万雷来厦,番梢五十余名,货物苏木、槟榔、呀兰米......”
      “从以上文献所见,‘呀?勖住?舨袄雌芬咽呛廖抟晌剩??樵耐?逼谠谶愠橇魍ǖ耐夤?吮嘧氲拇实浜屯ㄉ淌植幔?828年在濠江出版的《粤省土话字汇》收入‘Coeal条,注明粤语音译为‘呀?勖?alanmei,意为胭脂虫红颜料。”
      “其次,《种花通商手册》一书在1844年补充再版时,增补了coeal的详情,谓这种虫子主要来自米国,乃用作染丝绸和绉纱等物品的染料。虫子的拉丁名是‘Coccuscacti,寄生在一种仙人掌上......”
      “胭脂虫原产于南美,能生产出鲜艳亮丽的红色染料,自16世纪即为西班牙人所垄断,西班牙语为grana。”
      “综合上述各种文献,‘芽兰一词应该是西班牙语‘grana的粤音翻译,意指现代译作‘胭脂虫的一种染料原料!”
      写到这里时,楚芊音是浑身舒爽呀。
      破案了,《男烧衣》中出现的“芽兰”是指现在的胭脂虫红,即绯红色,包括许老说的那块碑记内容里的“呀?凵裾室惶谩钡龋?傅靡彩茄丈?
      可惜的是,楚芊音依然无法得知“芽兰带”到底是什么带,是脚带、鞋带、还是头带。
      但能知道“芽兰”是绯红色,她心里就已经很满足了,只感叹哥哥诚不欺我啊,为了查一个地方方言词汇,古今中外的文献差点没全翻遍,全球史的视角都得用上......
      另外还得要有机缘,若不是许老的出现,帮她在《粤省土话字汇》上找了条直指答案的关键线索,她都不知道自己还得翻多少年书,才能翻得到这种由外国人编写出版用来学习本地方言的词典,算是走了个捷径。
      解决了“芽兰”之谜后,楚芊音又美滋滋的将这段时间剪辑好的合唱团视频发布出去,这才心满意足洗漱躺下。
      “哇咔咔,这么棒的视频,一定会一夜爆红的吧!”
      带着美好的憧憬,少女缓缓的进入了梦想。
      ......

第68章 九妹同学的作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