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2章百思不得其解[2/2页]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想来那帮老家伙的注意力都会被皇嗣所吸引,也不会太追究母亲的事情了。
      三日后,正是天下州试之期,这开天辟地的创举,吸引了几乎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
      也正是在那一天,皇帝的生母郾明,悄无声息地搬进了永安宫,同时传出来的,还有采女邓猛怀孕的重磅消息。
      宗正立刻就请赐封她为贵人,无论如何,皇长子的生母,身份不能太低微。
      刘志也没有推拒,顺理成章地为邓猛恢复了位份,皇太后和皇后那边,他还是走了个过场,通知了一声。
      有了这件事情打底,郾夫人的皇太妃身份,也就没人追究了。
      毕竟皇嗣才是国之大事,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东汉之所以迅速没落,正是因为皇家子嗣稀少的缘故。
      当然,跟接连几任皇帝都英年早逝,也不无关系,做太后的,哪个都想立个年纪小的,好掌控。
      后果就是主少国疑,外戚专权,外加宦官干政,国家能顺利发展才有鬼。
      这么一想,刘志觉得发展医学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惜他不是医生,没法直接给予指导。
      只能在现代人尽皆知的医学常识上,给出些发展方针,例如,细菌学,外伤消毒,天然青霉素的提取等等。
      提高太医令的地位,如后世一般创立太医院,以及医药署,提高医师的社会地位,并开设专门的医科专业,传承医学。
      这种事情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又不违背儒家学说,刘志先在太医令那里抛出来探了探路,发现除了对细菌学颇有微词外,其余的他们都接受了。
      特别是成立太医院和提高医师身份,对他们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朝堂上的焦点,依然在于天下州试,以黄琼为首的改革派,意气风发,卯足了劲。
      而以司空袁汤为首的保守派,却静观其变,一旦这次改革有问题,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就会立刻群起而攻之。
      一切都必须等到十月间殿试之后,才能见分晓了。
      现如今刘志最挂心的事情,就是董班和他的两万大军。
      尽管朝廷已经公开宣布了行军消息,并责令豫州刺史立即接应,即使如此,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明确的消息传过来。
      到底,董班和陆奉,在哪里呢?
      刘志是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的邓演,也一样心中充满了疑问,自八月十四日他领命出发,便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到了十八日,便已经与杨俭手下的龙麟卫密探汇合了。
      他们沿着之前董班的行军路线,一路向东,从汝南郡往沛国,然后转道北上。
      到了沛国与梁国交界处,便是大军失去消息的地方。
      一行人都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呢?
      因为此处的地形基本上都是平原,如果是山区,还可能是困在山里了。
      两万人的军队,居然就这么消失在一马平川的地带,这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这日傍晚,他们来到了沛县,这是最后一次有明确消息传来的地方,从此之后便如泥牛入海,无迹可寻。
      就连派出去寻找龙麟卫的密探,也接二连三地出了事情,陆续失踪了差不多二十多人。

第162章百思不得其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