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各地援兵[2/2页]

红楼从辽东开始 键盘战斗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放弃,委婉的透漏。
      “在我们大量移民到咸镜道之前,此地的乡绅都不会被我们轻动,反而会放任地方乡绅的权利,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他们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隐户和奴隶,我们现在不争取更多的百姓,以后会尽入他们手中。
      “介时只怕就算收复咸镜道,我们手里也无民可用。”
      一切以战事为重,还是战事和民生兼顾。
      郑雒当然希望是后者,可惜此地形势不同,本来就微妙,所以他本想选择前者。
      他是主官,不用在乎秦钟的建议。
      “好,就按你所言办。”
      秦钟闻言大喜。
      看着秦钟离开的背影,郑雒摇了摇头。
      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秦钟带着官差,在三水城中出了告示。
      招收朝鲜百姓,帮助运送物资到甲山和长津,每名壮丁每日提供两升粮食。
      告示一出,虽然百姓们不识字,但是有官差解释,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就有数百名青壮,招募到了秦钟的手中。
      他的计划是两千人,远达不到他的目的,不过此事不急,消息会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百姓得知后,就会来响应。
      数百名朝鲜百姓,加入到运粮队中,一部往甲山而去,一部往长津而去。
      解决了此事,秦钟没有离开三水城,而是走访各地,接触各地的两班乡绅。
      很多人得知此人竟然是平辽侯的妻弟,汉城长公子的娘舅,态度与之前截然不同。
      还有不少的乡绅子弟,愿意出头帮助秦钟做事。
      初见成效的秦钟,满脸的意气风发。
      金江镇高层内部,已经有传言,等顺利收复咸镜道和平安道,会和赫图阿拉城,共设一府。
      在节度府做事数年,到了外放学习地方政事的时候,去年在沉阳,今年在镇江。
      明年,秦钟希望能外放此地,加深自己的资历,然后再回去节度府。
      ~~~~~~
      长津是山城。
      本来在计划中,是重要又不重要的城池。
      重要的是,此城是日后金江军从咸镜道入平安道的关口,不重要的是,当下的金江军,以收复咸镜道为主。
      长津府使被金江军的士兵看管起来,此人以绝食抗议。
      “府使。”
      薛蝌亲自来探望,并且带来饭食,劝慰对方吃饭。
      府使大义凛然的拒绝,并再一次提出,让金江军离开长津城,并且离开咸镜道。
      “既然是入朝平叛,应该去平安道,而不是来咸镜道。”
      薛蝌老调重弹,用原来的理由,敷衍对方,并且仔细的打量了周围的场景。
      最后看了看府使身上的衣服,微微露出了笑容。
      被人打量的不自在,府使忍不住别过了脑袋,随后又大怒。
      “府使,我们有朝鲜国主的国书,你不应违背,万一破坏金江镇和朝鲜的传统友谊,只怕府使承担不起。”
      薛蝌劝慰了一番,然后离开了此处。
      “此人绝食是假,自保是真,不用太过焦虑。”
      “为何?”
      “你可见过真心求死之人,还会在意仪容的吗?”
      一针见血的话,其余人恍然大悟。
      ~~~~~~
      咸兴府。
      府尹张孟子,北清都护府节度使李商吉,监营太监等等,商议李家人提供的情报。
      “金江军平叛是假,侵占咸镜是真。”
      “诸位怎么看?”
      ……
      “对方手里可是有主上殿下的国书,我们怎么能拒绝他们呢?万一李家人猜错了,我们以后怎么向主上殿下交差”
      监营太监不满道。
      他是林忠的干儿子,是国主一派的太监。
      “那怎么办?难道放对方入城?根据李家人送来的消息,明日就能抵达城外。”
      李商吉不满的看向监营太监。
      “不放又怎么办?”
      “城里有兵马?”
      监营太监的反问,让李商吉无言。
      谁也没有料到金江军会入咸镜道,为了防备叛军,咸镜南道的兵力,大多都调去了长津。
      按照李氏家族传来的信息,长津的军兵,已尽入金江军之手。
      两人的争执,以监营太监占据了上风,最后人们都看向了府尹张孟之。
      从二品的封疆大吏。
      “让安边,德源,文川,永兴,丁平,预原郡六地征调援兵。”“请镜城都护府节度使率军支援咸兴。”
      张孟之缓缓的说错,然后看向李商吉。
      “来不及。”
      “金江军明日就能抵达咸兴。”
      李商吉颓废的说道。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各地援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