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4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42.子曰:君子不器。
      4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44.子曰:三年学不至,於?不易。
      4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7.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48.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5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5.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6.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57.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58.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59.季康子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于:“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6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6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2.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6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4.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耙病!
      65.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66.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7.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68.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9.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7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8.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论语部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