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章 班长[1/2页]

亮剑它歪楼 况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掷弹筒也叫超轻型迫击炮,鬼子早期大量配备的是大正十年式掷弹筒。
      其口径为50毫米,射程只有175米。
      但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性能不佳,射程太短,另外它的射击精度也不行。
      鬼子很快就研究出了八九式掷弹筒将其取代。
      但二战时的鬼子部队中还是有大正十年式的掷弹筒。
      而八九式掷弹筒还是保持着50毫米的口径,但有效射程却有500米,最大射程达到了700米,杀伤半径大约为5米到8米。
      是抗战时小鬼子主要装备的掷弹筒。
      小鬼子的手雷有很多种型号。
      比较常见的就是八九式掷弹筒专用的八九式手雷。
      还有可以手掷,但主要用于掷弹筒发射的九一式手雷。
      以及被称为香瓜手雷的小鬼子的主力手雷——九七式手雷。
      回到住的院子里,黄志勇笑道,“小陆,现在开始你就是三排二班的班长。”
      陆曦疑惑道:“我入伍满打满算也就一天时间呢?还有,我当班长,我们班长怎么办?”
      黄志勇叹息一声说道:“一班长在今天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了,柱子会接手一班长。
      我也是战后才知道的,小陆一个人就打死了十几个小鬼子,其中还有一个小队长和两个分队长。
      这也是将你提拔为班长的原因,对了,小陆,你到底打死了多少个鬼子?”
      陆曦挠了挠头说道:“十五个。”
      还打伤了四个,说出了也没有意义,而且大家都清楚,不可能命中的每一枪都会让敌人死亡。
      老说伤亡,伤亡,战场上更多的还是伤员。
      说完看向了管向东、陈二娃、黄小山三人。
      他们的眼神中有羡慕,但却没有其它特别的情绪在。
      今天三人都有击毙鬼子的战绩。
      随着打死的小鬼子越来越来,环绕在三人身上的沉闷和阴郁的气息逐渐削弱。
      今天的战斗,也让三人更加明白。
      单靠自己去单打独斗,报仇雪恨便是遥遥无期,而且很容易就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如同排长当时所说的,活着!只有活着才有报仇的机会。
      陆曦之所以这样留心观察,是因为回来时发现了他们刻在炕头边代表数字“八”的特殊记录。
      联想一下他们三人打死的八个鬼子。
      就能明白他们是努力在为村里的一百六十二位遇难的百姓报仇。
      自己的战绩让他们加上,他们也不会同意的。
      “你们在枪口上挂块石头试试。”陆曦对晚上睡觉前苦练端枪的管向东三人说道。
      打小玩枪的三人转瞬就明白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找了块石头实践。
      这样能更好的锻炼臂力,长期坚持这种训练方式,日后战斗时枪会拿的更稳,带来的效果,就是打的更准。
      “别练的太晚了,半个小时后团里上文化课,教你们读书认字。”陆曦笑道。
      “好!”三人异口同声的应了一声。
      二班四个人,人手一条三八大盖,每人十发子弹(自个不算在其中)。
      “抽时间好好教练他们。”看着三人认真的样子,陆曦心里嘀咕起来。
      他们是自己到这个世界最先认识的人。
      也有村里的百姓的缘故。
      还有,这三人都是好苗子。
      底子好,用心,认真,稳重,努力……
      “排长,文化课我就不去了,你也知道我是识字的,我去病房看看伤员。”陆曦搓着手笑道。
      黄志勇点头笑道:“好,辛苦你了。”
      背着手跟个老头子一样溜达到病房,门口两个卫生员在那徘徊。
      这两人还是师兄弟,拜在一个老中医门下。
      师傅去世了之后,参加了路过招兵的独立团。
      两个还没出师的中医,就是独立团仅有的卫生员。
      医生?
      八路军只有师部才有野战医院,一个团哪会有专业的的医生?
      十九岁的师兄耿恭让直白道:“小陆,我们两个想跟你学西医。”
      旁边的十七岁的师弟陈顺良点着头还有点不好意思。
      陆曦摆了摆手笑道:“谈不上,就是相互交流,我的水平也没多高,只能给你们普及一下西医的基础。”
      “我们这就开始学吧。”耿恭让和陈顺良拿出笔和纸作好了摘抄笔记的准备。
      师兄弟两个有悬壶济世的梦想,正值战争爆发,便换了个思路,用自己的医术从军报国。
  &n

第5章 班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