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放榜,登科[2/2页]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黑桃十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心中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因为他抄了自己的诗赋。
      崇祯很失落,他“落榜”了,没有通过进士科,侥幸破灭,还是很失落的。
      张昊他们分分给他打气,今年不行明年继续。
      “明年让孔明陪你,要不然我也陪你一起。”
      张昊如此说。
      诸葛亮不置可否。
      白起出乎意料道:“我也可以陪你考。”
      白起考科举!
      能过吗?
      重在参与嘛!
      崇祯心中感动,然后放下,大家一起为李白庆祝。
      之后回到客栈,等待官府来报喜。
      “孙白!”
      “他就是孙白啊!”
      “他那两首诗太好了,尤其是望庐山瀑布!”
      “不我觉得静夜思更好!”
      知道消息后,有许多人来恭喜,有人送礼拉拢。
      李白一下变得炙手可热,香饽饽。
      他的两首诗更是快速在读书人之间流传。
      今年科举高中的只有十八人,算是正常。
      三十多个算是多的,十几二十个是正常,数人的话就是人才太少了。
      李白就是今年科举登科高中第一名,后世的状元啊!
      今后前途无量!
      得到了不少世家门阀的关注,有的直接拉拢。
      上门提亲的也越来越多!
      孙家出了“状元”,一时间变得远近闻名。
      “太好了!”
      大嫂许洁也是兴奋不已,孙家这下发达了,她这个大嫂必然会跟着享福。
      李白进士及第高中后不会马上被安排官职,还需要考核。
      唐朝时,及第者虽荣耀无比,但并非等于马上就可作官,因为他们还须在吏部参加“宏词”、“拔萃”两科的复试。
      “宏词”“拔萃”两科的复试均分四项内容进行,即身、言、书、判。身指体检,言即试口才,书为试书法,判则乃试公文写作。
      只有这四项全部达标合格者,才能补授九品之类的小官。而其补授又分为两种:一为在皇家图书馆担任古籍整理与抄录工作,意在让其继续读书以丰富知识;一为到地方出任县一级左右的副职,意在让其在实际工作中以锻炼治政之才干。
      此段时间为试用期,其年限有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乃至八年之不等。试用期满,再行由朝廷正式诏命任职。那些不合格者,须等三年后再行考试,如果仍不合格,则要经过三试、四试,直到完全达标为止。唐人所称之“前进士”,就是指的这些复试落榜者。
      但也有不经过复试或者复试不合格者即授其官职的,其所走之途径乃非正当门路,就不说了。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皇帝非常欣赏,直接授予官职。
      进士直接授官,是从宋朝开始的。
      李白之后去参与了吏部的复试,并且通过了。
      他没有被下方地方做官,而被唐太宗专门留在翰林院,负责整理古籍及抄录等工作,官居八品。
      这是唐太宗欣赏李白的诗赋才华,想留在身边。
      翰林,即文翰之林,武德时,唐高祖设立由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翰林院,除文学之士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以待诏于院,史称“翰林初置,杂流并处”。
      历史上李白也在翰林院当过,唐玄宗时的翰林院比唐太宗时更加有地位。
      因此,再次进入翰林院,让李白感慨良多。
      进入翰林院没多久,李白等到了唐太宗的召见。
      召见在预料之中,因此李白和张昊,诸葛亮等人早做了准备。

第六章:放榜,登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