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九十三章 求才若渴一[2/2页]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不稳定平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分成的工期越多越好,开发建设要尽可能的往后推,等着地价的升值。
      之所以没有以向阳电子的名义开发牡丹园是因为如果以向阳电子的名义出资开发牡丹园,那么将来的收益就要由向阳电子所有的大小股东分享。
      对于这个明显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的地产项目,王卫东宋宇欧小阳欧小军四个人决定就由他们四个人处资,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利润最后由他们四个人独吞。
      当然除了他们四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小股东那就是李月诗。
      两天后,王卫东宋宇和欧小阳出现在京城的理工大学校园内。
      三个人都衣冠楚楚表情严肃显得很庄重。
      今天他们是来为向阳电子进行招聘来的。人才招聘是大事,所以除了在弗山的欧小军之外,现在在400公里外开市的欧小阳也特意赶回来了。
      除了在理工大学,他们还准备去航空航天大学,邮电大学等十几所学校进行招聘。
      以前大学生毕业国家包分配,从95年开始国家开始自主择业的试点,到96年大学生自主就业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这也是现在王卫东他们三个人进入校园招聘的原因。
      其实现在他们三个来的还是有点晚,现在已经是6月份了,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了去向,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几十家用人单位一字排开摆好桌椅,向阳电子的三名董事坐在桌子后面,阵容十分强大。
      王卫东提前两天印刷了几百份彩页宣传册,封面上就是京城的向阳电子总部大楼,里面是关于向阳电子这个港岛上市公司的详细介绍。
      三个人前面立着的牌子上写着主招电子工程财会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学生们从招聘单位在道路两边摆的桌椅中间形成的夹道中缓步经过,他们一边走一边看着用人单位的名称和简单介绍,不时停下来询问几句。
      每当有学生走到三个人面前询问的时候,三位大老板马上笑脸相迎认真解答学生的疑问。
      可是三个人坐了两个多小时,有一定意愿交表的大学生只有四五个人,这让三个人很失望。
      “现在的学生一点眼力都没有!”宋宇抱怨道。
      “对他们来说,还是国字头还有中字头的企业更有吸引力。那些企业还有进京指标。他们都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心气高的很!”欧小阳说道。
      大型国有企业为了引进人才可以申请进京指标,招聘到的学生能够得到京城户口。
      而在这方面私人企业就很吃亏,很少有私人企业能申请到进京指标。
      三个人里只有王卫东显得很平静,现在有四五个人填表,那么京城十几所大学走下来也能有几十个。
      最后能有十几二十多个大学生进入向阳电子,他就感到满足了。
      在向阳电子的斜对面的招聘单位是中国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有中国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局,在两家用人单位前面挤满了招聘的学生,很多学生领表后就蹲在地上,把表格放在膝盖上进行通填写。
      和这样的用人单位相比,向阳电子就显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三章 求才若渴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