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国士无双(2)[1/2页]

大明憨婿 七月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是那次,黄道周建议皇帝选用能臣,罢黜东林党核心成员的要职。
      结果崇祯皇帝用“妄自菲薄,揣测圣意,祸乱朝堂”为由,直接革掉了黄道周的官身。
      并且还启用了东林党的达人钱谦益!
      所以说历史上的崇祯,固然有他铮铮傲骨的一面,却也是一个昏聩无能之君。
      周显对自己这个老丈人,多少心里还是有些犯迷糊的。
      谁知道后续崇祯皇帝会不会出来对自己的政令横插一杆?
      再说黄道周,成为庶民之后便来到了淮西。
      因淮西学子旧闻他的大名,所以被邀请进入书院讲学。
      这一讲就是五年。
      直到崇祯九年,朱由检发现朝堂上的很多事情都被五年前的黄道周言中了。
      这才猛的惊觉,黄道周才是自己需要重用的股肱之臣。
      于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召回黄道周,让他官复原职。
      此后这些年,黄道周基本上是为了大明朝的前程鞠躬尽瘁。
      崇祯十一年,大明跟建奴第四次辽东大战。
      黄道周在早朝的朝堂上点名道姓的弹劾杨嗣昌,愤慨的点出他身为辽东督军,却跟建奴议和。
      此举有伤大明国体。
      但是杨嗣昌作为东林党的魁首也不鸟他,直接说大明朝需要休养生息,攘外必先安内。
      因此两位内阁宰辅在朝堂上大肆辩解。
      黄道周不顾冒犯崇祯皇帝的威严,扬言崇祯皇帝用人不清,错信杨嗣昌。
      这尼玛当时这句话给满朝大臣都整懵比了。
      他们知道黄道周头铁,却也没想到头铁起来连皇帝都骂。
      而且黄道周当时是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质疑皇帝,说自己忠言直谏,忠心耿耿,对待朝廷绝无半点私心,却要被奸贼佞臣污蔑诽谤为小人。
      反倒是那些阿谀奉承,想要将大明王朝往沟里带的人,因为巧言令色,就成了皇帝心中的就忠诚之士?
      这段大意,一经他的嘴巴说出来。
      全场哗然。
      他已经是丝毫不留情面的表示崇祯皇帝忠奸不分,正邪颠倒了。
      也就是这场震惊史侧的朝堂辩论之后,年过四旬的黄道周被崇祯皇帝连贬七级,扔出了北京城。
      扔到了两江之地的一个小县城当起了县衙的师爷。
      平日里的工作就是给县令大老爷研磨抄写。
      可以说,黄道周的那一场辩论,直接给崇祯皇帝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了。
      以至于,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两江总兵解学龙向朝廷举荐黄道周。
      称赞黄道周有文人傲骨,爱国拳心,又熟谙治国方略跟变革之才,综合能力绝对是可以入各担任宰辅的。
      当时两江的总兵自然也有自己的私人。
      他觉得黄道周成为大明宰辅之后,可以抵消东林党以钱谦益为首的话语权。
      那样的话,两江总兵跟其他八大边镇的边军,才能提升一些地位。
      总的来说,肯定是对武人有利好的。
      结果崇祯皇帝信心满满的打开举贤令之后。
      看到被举荐的人是黄道周,顿时气的面色煞白。
      第二天,崇祯皇帝朱由检就让内阁发布政令,直接将两江总兵解学龙以及黄道周全部逮捕二入狱。
 

第110章 国士无双(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