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朝堂包括对外战事上,一直都是由文官运筹帷幄的。
东林党人有时候在文武双全的武将面前还有所收敛。
至少还能听进去武将的一些建议。
可是在纯纯的勇武猛将面前,文官表现出极其厌恶跟鄙视的姿态。
所以,刘禹州这样的大明猛人在整个崇祯年间都不被重用。
如今周显给他扬名立万的机会。
刘禹州只觉得浑身热血都在燃烧。
他没有来得及回家告诉自己的妻儿家眷,便穿戴好自己的武将盔甲。
马不停蹄北的赶往北京城北郊的禁军大营。
片刻后,整个北京城陷入了号角跟擂鼓声中。
被周显寄予厚望的那些禁军健儿们在刘禹州的指令下,披上战甲,收拾好刀枪剑戟跟行军的行囊。
一个个如同标枪一样笔直的站在校场之内,等候着他们统帅的检阅。
这里面有不少军方大佬的子弟。
也有当年凭借军功晋升上来的校尉跟偏将。
所有人,从将领到士兵,全部庄严肃穆。
一个个目光灼热的直视前方。
军魂!
上一次周显试探这只军队的时候,贾维坤还跟士兵们逢场作戏呢。
但是自从贾维坤提携了他的侄子刘禹州之后。
大明朝的禁军每天都在变化。
变得比回归了最为原初的状态。
正如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时期,兵强悍将的状态。
“威武!”
“威武!”
“威武!”
“……”
将士们看到穿着银光铠甲的军帅刘禹州到来之后,起身高呼。
他们每次高呼,声音整齐划一。
每一次欢呼,手中的长枪齐刷刷的举起,然后落下。
万人大军,俨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如果说卢德麟的金吾卫是周显心目之中最值得信任的王牌。
那么周显在军改期间,着重强化训练的禁军,就是维护大明对外作战的奇兵。
这一支奇兵,长期以来在满朝文武眼中就是见血晕的废柴集合体。
在建奴皇太极心中,那就是千里送温暖。
可是,奇就奇在这里。
周显不仅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对外公布自己的战术。
同时要还对外公布,自己的撒手锏就是这支军队。
就问他多尔衮敢不敢接牌?
刘禹州听着将士们如同惊雷般的喊声,自己也激动的浑身颤栗。
刘禹州这个人,他不同于卢德麟。
卢德麟是典型的儒将。
身上拥有智慧双全的中庸气质。
可是刘禹州全然不同。
他似乎走了一个狂暴系的极端。
正如只懂得大开大合搞进攻的楚霸王。
攻击力十足,侵略性也极为炸裂。
这样的人带出来的兵,也潜移默化的具备了这样的气场。
待刘禹州策马在将士们前面原地打转。
旋即他勒起马缰,胯下黑龙驹仰天嘶鸣。
为这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更添了几分霸气。
“我大明的健儿们可准备好杀敌?”
“大帅,我等刀剑早已饥渴难耐!”
“敢问将军,何时上阵杀敌?”
“哈哈哈。”刘禹州朗声大笑:“就在今天!千岁爷钧令我军火速入驻宣府武城。”
第68章 虽远必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