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黎山老母[1/2页]

长生从聊斋开始 随缘乘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前魔尊的话,令白素贞想起千年前的往事。
      那时她还是一条小蛇,幸运的得到一颗朱果,从此开启灵智,懂得如何吞吐日月精华,后来得到黎山老母的传承,才有今时今日的修为。
      追溯缘由,全然在于那一颗朱果。
      原来得到朱果,并非偶然。
      白素贞毫不怀疑魔尊的话,因为对方不是在千年前关注她,如何知晓此事。
      只是那时候的魔尊,为何要关注她这样一条小蛇呢?
      很是费解。
      其实白素贞还有一个念头,她总觉得自己对魔尊亲近,不完全是因为对方的说辞。
      听说世间有六道轮回。
      兴许前生她早已受过魔尊的恩惠也说不定。
      “小女子白素贞,拜见恩公。”她心念万千,还是很快向近在咫尺的魔尊盈盈一拜。
      以她的聪慧,即使对魔尊的话有怀疑,也知道形势比人强的道理。
      魔尊悄无声息来到她身边,哪怕她已经渡过三次天劫,也远远不是魔尊对手。
      秦川不置可否一笑:“你得道人身,实属不易,只是想要成仙,还差了一件事。”
      魔尊的话很有蛊惑力,同时说到了白素贞的心坎里。
      她虽然有成仙的根基,可总觉得自己还差了一步,不得其解。她算到观音菩萨近日会在峨眉山显灵,本打算去问一问。
      既然魔尊能看出这件事,自然也知晓因由,白素贞当然不会舍近求远。
      另一方面原因是她虽然算是黎山老母的弟子,可到底还是妖,观音大士乃是佛门大菩萨,佛妖不两立。
      若是菩萨将她收回到紫竹林去,她岂不是很冤。
      成仙和当大能宠物的区别,她还是能分清楚的。
      “素贞愚昧,还请恩公指点迷津,渡我出得凡尘。”
      秦川哈哈大笑,“岂不闻大道不在九霄云外,而在万丈红尘。”
      这句话白素贞很是耳熟,仿佛在哪听过,一时间想不起来。但这句话的内容,她有些认可。
      不认可的地方在于,红尘她没去过。
      只听说红尘乱人清净,不是修行的好去所。
      “恩公的意思是素贞的机缘在人间?”她还是老老实实问道。
      秦川:“你肯定在想,我是不是随口乱说。其实打坐炼气,山中自然是好地方,无人打扰,自得清净。有道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山中自有山中的好。”
      白素贞听得点头,实则是虽然不明白,却觉得这话很厉害。她到底没读过多少书,对人间的事,不是很了解。
      魔尊好似很了解的样子。
      秦川顿了顿,一下子话题扯远,有点收不住,他淡然一笑:“我在春秋末年,见过释迦牟尼,跟他论道。他说不过我,就寂灭如来金身,将我封印在大地里。大地的地脉是流转的,沧海桑田,几经波折,我便到了青城山。那时候,封印也松动。我见这里地方不错,常驻下来,使了一点手段,令你开启灵智,懂得吞吐日月精华,至于黎山老母的传承,也是我顺手推舟让?梅⑾值摹!
      白素贞一惊,她再不学无术,也知道释迦牟尼是何等人物。
      乃是佛门的灵山世尊,在世的佛祖,莫说凡人,就是仙佛也轻易见不到。
      魔尊居然和释迦牟尼论道。
      白素贞表示很震惊。
      她到底遇见了什么样的存在。
      魔尊的话由不得她不信,因为修为越高,很容易一语成谶。
      胡口乱说,是要遭报应的。
      是以才有出家人不打诳语。
      佛门更是视说谎为大戒。
      黎山老母亦称作“骊山老母”,武当道教称其道号为玉清圣祖紫元君。骊山还有另一位女神,便是女娲。
      黎山老母和女娲同居一山,足见其根脚有多可怕。
      此外道教有经文记载,黎山老母乃斗姥所化。斗姥者,乃先天元始阴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又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
      总之根脚深不可测。
      因其有元始阴神之相,自然能和元始天王以及玉清元始天尊沾上边,故而才有玉清圣祖紫元君的称号。
      这一切种种,无不昭示着黎山老母的不简单。
      论根脚深厚,只在三清道祖之下,能和娲皇比一比。
      故而很有些流言传出,黎山老母是某位道祖的化身。至于某位,以玉清道祖的嫌疑最大。
      但也不妨碍有上清的可能。
      太清无为而无不为,脱不开嫌疑。
      因为太清曾解化女娲之名,开天辟地过。
      搞得有些流言传出,娲皇也是太清马甲。
      反正在诸天万界的巨头层次里,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是谁的马甲,真的难以解释清楚。
      譬如青帝,马甲也多的难以计数。
      既有太乙,也有太一的流言。
      至于所谓东皇太一,则是太一神话之后的事,与太一神又不是一回事。太一算是最初最古的至高神。
      只是太一处在的时代,三清尚未是道祖,没有现在这样的强势。
      后来三清成为道祖,化果为因。
      原本所在的时空,三清便成了道祖。
      此是移后做前。
      因为三清道祖,颠倒真假,编织历史,占据最初最古的时光。元始天尊更是号称诸果之因。
      秦川对此就很有体会。
      他的生生世世源头被元始道相占据,连太清的太极图都影响不了。
      元始之霸道,在三清中可算首屈一指。
      于是有西方二圣中的另一位道人,创出梦中证道之法。
      阿弥陀更是发下宏愿证道。
      都是为了避开三清道祖,以虚证道。
      于是有了世尊如来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如露亦如电,皆作如是观。
      可以说,由于三清道祖占据了三千大道,才使得后来者不得不另辟奇径。譬如西方二圣开辟四万八千旁门证道之法。
      昊天则开创天庭,统领众神,为大道之子。
      这是主动认爹。
      但三清道祖已然是大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而昊天虽然至高无上,却又低了三清道祖一层。
      昊天不得已之下,才有了玉皇大帝,接替昊天之位,成为新的天帝,如此一来,身份切割。
      玉帝尊位比三清低,自是不管昊天的事。
      但这样一来,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娲皇则是创出先天人族,开辟造化,勉强在三清面前有了一席之地。
      太清却不是吃素的,阴阳同样是开辟之道,于是借此解化女娲之名,创立人教。
      人教又演绎出后来的道教。
      然后三清一家,将玉清和上清拉来

第39章 黎山老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