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挂断电话后,宁远又看了看时间。
      看完后他也没有再接着去鼓捣自己的芯片,因为他今天还要回东山去一趟。
      虽然说高美娟已经回上海去了,但宁远毕竟和蒋皎在一起了,时不时地还是要回去拜访一下蒋皎的家长的。
      所以宁远今天便约了蒋皎一同回东山。
      小雨朦胧,清华池旁。
      此时一身白裙的蒋皎正坐在一个亭子的长石椅上等着宁远。
      这是她和宁远经常碰面的地方,离校门近而且景色和意境都不错。
      特别是今天这样的天气,画面可比之平常可要好上不少。
      而这般的景色,现如今的蒋皎在这亭子里坐着的时候可是没少吸引别人的眼球。
      说来如今的蒋皎已经告别了以往的青涩,多出了一些成熟的感觉,毕竟女孩和女人可是不一样的。
      而在这三年里,蒋皎在事业上也没有一直闲着。
      在第一首歌曲发行之后,她已然是一名名气不小的歌手了。
      只不过她并没有完全忘乎所以,在宁远的建议下他还是在艺校坚持着声乐的学习和曲谱的创作。
      而后也出了几首品质还算不错的原创歌曲,人气也是越来越高。
      当然这个年代不比宁远后面的那个年代那般信息发达,歌曲发行之后即便很受欢迎,但也并不会给歌手带来多少曝光度。
      大都数人都是对于歌曲熟悉,而对歌手模糊。
      而到了宁远的那个年代,可能就反过来了,有不少的人是对歌手熟悉,歌曲模糊乃至于毫无印象的程度。
      至于原因也与时代有关,信息发达的时代,流量所能带来的效益往往会比潜心作曲来的快得多。
      而这样的风向,就必然会催生一些不是歌手的歌手,甚至让得一些歌手为了创作去提高自己的曝光度。
      而也是这种对于效益追求的风向,才导致了宁远那个时代最为常见的一个套路,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这种的路子。
      而这种路子所求的也无其他,无非便是更大的效益而已。
      而在这样的路子中追逐的人,便会有得不少的人变得歌手不像歌手,演员不像演员。
      对于这种未来的风向,宁远也算是有所了解的。
      不过宁远却并没有让蒋皎走上这样的路子,而且蒋皎貌似也不太想往那样的路子走。
      毕竟蒋皎其实也就是把歌曲创作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对于其他的当然不会太感冒了。
      再者也不缺钱不是,何必让自己这么跟着风向走呢?
      如果真想靠着这个方向赚钱,其实也不需要自己走上台前的。
      这种行业说实话台前的赚的不少,但幕后的公司其实赚的更多。
      何必屈着自己去当这种提线木偶呢?
      有着经济基础再加上大体风向的把控,如果蒋皎真想在这个行业内获取高的地位。
      宁远完全可以帮蒋皎打造出一个娱乐帝国出来。
      只不过蒋皎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宁远也就没想往这个方向使力了。
      只是时不时地给蒋皎一些曲风方向上的建议而已。
      而对于这样的宁远,蒋皎却已经很满足了。
      除了那让人脸红的

第九十六章 回东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