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章 白川电器的下一款产品[2/2页]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安静的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taff桑才把磁盘塞进了刚刚接上电脑的软驱中。
      看完了这一系列操作,白川枫才明白对方这是在试验电脑的磁盘读写功能。
      刚刚那黑色方形小磁盘,其实就是后世早已消失的软盘。
      在后世很多人的印象中,U盘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存储设备。
      但是在千禧年之前,代替这一职责的是软盘。
      这种从70年代初出现的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一直是办公及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数据传递手段,盛行了几十年之久。
      虽然软盘早已出现了十多年,但是在容量方面一直比较感人。
      它的数据存储大小一般都是以KB为单位,是不是很难想象。
      比如眼前staff手中的索尼3.5寸软盘,刚刚白川枫瞄了一眼容量是800多KB,还不到1MB。
      “间冢桑,索尼的3.5寸软盘售价大概是多少?”
      趁着staff桑测试的时候,白川枫转过头悄悄问了一句。
      “诶?”间冢道义愣了一下,这和我们的FM7有什么关系?
      虽然有些疑惑,但他还是小声的解释道,“这是索尼前两年新推出的3.5寸盘,容量870KB,售价300美元左右。
      对方的野心很大,企图推翻IBM的5.2寸软盘,成为下一代软盘的制式规格。”
      索尼的野心,白川枫不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价格,870KB?300美元?
      这特娘的简直不讲道理,软盘的制作成本有那么高?
      打死白川枫也不相信,可能受技术限制容量有限,但成本绝对和以百为单位的美元没什么关系。
      “那索尼成功了吗?”按耐住心底的惊讶,白川枫又八卦的问了一句。
      间冢道义笑了笑,“对方可是IBM呐,哪会这么容易。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软盘依旧是5.2寸盘,售价和索尼的差不多,甚至还略贵一点。
      不过在霓虹,索尼的3.5寸盘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毕竟占了本土主场的便宜,加上索尼也是一家声名赫赫的企业。
      所以推出的3.5存盘虽然不算流行,但也能保证这一块业务存活下去。
      而索尼的软盘之所以没有大火,那是因为没有驱动器厂商跟进。
      IBM又为什么在电脑界说一不二,就是因为它在身边网罗了一众硬件设备制造商。
      就比如IBM推出5.2寸软盘驱动器之后,康柏、Shugart Associates等厂商立即跟进,很快5.2寸盘就成为了业界新一代软盘的共识。
      这就是单打独斗和行业联盟的区别,索尼的3.5寸盘要想大规模应用还得找IBM这位大哥商量才行。
      “软盘的价格如此高昂,那么软盘驱动器呢?这样昂贵的价格真的有市场吗?”
      相对于索尼和IBM的八卦,显然白川枫对软盘的价格更感兴趣一些。
      “喏”间冢道义指了指桌面上像盒子一样的软驱,“它也作为FM7的选配设备成套出售,单独售卖10万日元左右。
      基本一般的商务会社都会选购,毕竟比起实体资料,软盘要方便了太多。”
      “多少?”白川枫瞪大了眼睛,这软驱的价格惊到了他了。
      “10万日元,也就是400美元,行情价。”间冢道义对软驱的售价见怪不怪。
      不到1MB的软盘都能卖300美元,那作为它的读写机器,卖400美元很合理吧。
      确实很合理,白川枫都快羡慕的流口水了,瞧瞧人家。
      同样是电脑选配件,同样是一个小盒子,别人卖10万日元,几乎和电脑的价格相差不多,还不愁市场。
      而自己辛辛苦苦折腾出的汉字ROM卡,才卖3万日元不到,抵不过别人的三分之一。
      还是心不够黑啊,白川枫暗自为自己的心善而叹息。
      不过软盘作为唯一的便携式存储设备,几乎找不到能替代的同类产品,这可能才是它卖那么贵的原因之一。
      以前没有软盘的时候,公司用什么作为存储手段呢。
      要么是纸片打孔机,要么是盒式磁带。没错就是那种听歌的磁带,它也可以用来存储信息。
      这两种存储手段,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通过物理手段,用信号模拟的方式进行记录存储。
      步骤繁杂,效率低是它的两大特点。想想每次倒带十几分钟去寻找之前记录下来的数据,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
      而软盘就没有这种烦恼,数字存储方式在短短的十几秒之内就可以完成信息的读取与写入。
      相比起打孔机和磁带,软盘已经是降维打击了。
      难怪间冢道义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只有经历过更原始更痛苦的数据录入方式,才能体会到软盘的快乐。
      但是对于白川枫而言,软盘并没有先进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相反在了解到软盘的暴利,以及现在少的可怜的存储手段之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论存储,自家正在开发的一种新技术,似乎比软盘更牛逼啊,这个有没有搞头呢?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章 白川电器的下一款产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