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皇太极[2/2页]

崇祯中兴 煌煌华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现在得抓紧时间想办法来凑粮食。
      因为皇宫还没有完全建造好,因此皇太极暂时住在宫外,他的旗主府修得很是豪绰大气,内设文馆也就是秘书室,而范文程这个书房官就等同于大明早期的大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范文程人高马大,生的很是强壮,看起来倒像是一个武将而非文官,不过却是正儿八经的官宦门第出身。
      其曾祖父范锐曾做过嘉靖朝兵部尚书,祖父范沈也是万历朝沈阳卫指挥同知。
      后来沈阳沦陷,范氏一族并未死难全节,被充为奴隶,编入镶红旗下,兜兜转转的,范文程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善用,如今又成了皇太极的书房官。
      “时今天寒地冻,岁岁大饥,守着土地却种不出粮食来,只能靠抢了。”
      范文程一见到皇太极就匆匆进言:“大汗,再不动兵,万一今年又是大旱的话,只怕就要处处反民了。”
      “朕亦知此理,可若是动兵,往哪里动?”皇太极锁着眉头看地图,一个劲发愁:“朝鲜国刚刚臣服纳贡,若是打朝鲜,那就是失信,朝鲜国力虽弱终是一国,倘若激起其上下敌忾之心,必是苦战。
      袁崇焕经营宁锦,固若金汤,仓促之间无法攻克,且锦州又有数十门大炮,对我军威胁颇大。”
      一想到锦州城上的大炮,皇太极就会不由自主有些发虚。
      对于明军的大炮,皇太极的心里有阴影。
      亏得只是几十门,若是有上百、上千门?
      皇太极不敢想。
      这就不该是应该出现的武器!
      锦州城上的大炮可不是宋元时期那种土炮,更不是明初期郑和下西洋时那种实心弹大炮,而是正儿八经的火炮!
      荷兰进口,前装滑膛加农炮!
      天启六年,皇太极领重军强攻锦州,就是惨败于此。
      皇太极也不是没动过购买此炮的念头,但这里是辽东,不是闽东,根本没有机会联系到红毛夷(荷兰、葡萄牙),买不到炮,又掳不到会造大炮的工匠,皇太极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只能干瞪眼。
      范文程给出了一个建议:“咱们可以打,察哈尔!”
      “察哈尔?”
      “对,察哈尔。”范文程手往地图上一指,吸引了皇太极的目光。
      那里是察哈尔多罗特部。
      “喀尔喀、喀喇沁两部近来都与多罗特部有怨,若我军起兵可为援助,有此二部相助,灭多罗不难,多罗地缘相近明廷,我军也可从察哈尔攻喜峰口。
      喜峰口之防务不及宁锦,一旦攻破这里,我军便可长驱直入明廷的直隶、河北甚至是齐鲁之地,千里沃野尽由我军驰骋,缺粮问题也可解决了。”
      皇太极眼冒精光:“甚好,朕这便召集阿敏等人,商议起兵之事。”
      “大汗且慢。”范文程匆匆叫住,踌躇迟疑道:“多罗特并非强敌,再有喀尔喀、喀喇沁两部相助的话,只需一偏师便可除之,和硕贝勒爷刚从朝鲜凯旋,还是休整一下的好。”
      皇太极不傻,一点即透。
      打多罗特并非恶战,无须阿敏这种猛将。
      再说阿敏在军中的声望已经很高了,再添军功对他皇太极便是威胁,而他皇太极这两年接连在袁崇焕面前吃瘪,连续输了两阵,汗位已经有了些许动摇的势头,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固。
      “那朕就带多铎、多尔衮两人去。”
      范文程拱手作揖:“大汗英明。”
      让多铎、多尔衮去刷点军功,将来也可为自己之臂助。
      广培党羽,才能废除八旗公推制,实现属于他皇太极的家天下!

第26章:皇太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