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扬州行2[2/2页]

大唐潜龙 粉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我如今誓保大唐,为的乃是富国家、强社稷、兴教化、安百姓!”
      在李药师果决的语音之余,出尘却几乎能感觉到,夫婿左足的酸软。
      于是边顺着他意说道:“是啊,此乃你我平生之愿!”
      边款款站起身来,搀上李药师左臂,相与步入房中。
      次日车驾继续东行,不日抵达扬州,岂料江东情势竟已丕变。
      剿灭辅公?后,李渊诏令籍没参与叛乱诸人的田地家产,可李孝恭竟将阚棱、王雄诞的财产也一并籍没了。
      王雄诞是因拒绝参与叛乱而遭辅公?缢杀,阚棱则曾随杜伏威入京,再南下参与平乱,两人都不该遭到处置。
      王雄诞已死,而阚棱仍在扬州,他愤然找李孝恭理论。
      李孝恭不满阚棱倨傲,竟以辅公?所诬的通逆罪名,将他也处死了。
      此外,这次李药师入京,皇帝分明谕示,要将扬州大都督府的治所移至广陵。
      但李孝恭却丝毫没有离开丹阳之意,还选在丹阳西郊,滨临大江地势险要的石头城上,大兴土木建设宅第。
      这??登时让李药师意识到,自己与这位赵郡王之间,开始有了距离。
      皇帝既命将扬州治所移至广陵,无论李孝恭是否积极,李药师都必须开始行动。
      好在自从三年之前,李渊命李孝恭将三军之任一以委诸李药师之后,对于李药师的决策,无论在军事上或政事上,李孝恭从来都无异议。
      因此李药师自顾准备迁移扬州的治所,李孝恭自顾着手兴建自己的宅第,倒也互不干涉。
      早在《尚书.禹贡》的时代,扬州便是“九州岛”之一。
      不过〈禹贡〉的扬州,与唐代的扬州并没有直接关系。
      初唐“扬州”的辖地甚广,包括长江以北的广陵,亦即今日的扬州,以及长江以南的丹阳,亦即今日的南京。
      这里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争霸,句吴便在此地立国。
      汉代发动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曾在这里“铸山煮海”。
      及至三国时期,这里成为曹魏、孙吴相互攻伐的重镇,双方在大江两岸各置“扬州”。
      江北曹魏的扬州以广陵为治所,江南孙吴的扬州则以丹阳为治所。
      丹阳或称建业、建康,三国以至南朝,前后六朝建都于此。
      丹阳虽曾是六朝故都,但在南朝末期已然流民哀怨,四野萧条。
      陈国高僧昙瑗有〈游故苑〉诗,铺叙当时景象:
      丹阳松叶少.白水黍苗多
      浸淫下客泪.哀怨动民歌
      春溪度短葛.秋浦没长莎
      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过
      萧条四野望.惆怅将如何
      杨隋、李唐的建国承袭西魏、北周,均以关陇为根本。
      对于绰有南朝“王气”的丹阳,难免怀有戒心。
      隋文帝伐灭陈国之后,即以广陵为扬州的治所,而任由屡经兵燹的丹阳残破没落。
      隋炀帝则对这带地区情有独钟,将扬州改置为江都郡,仍以江北的广陵为重心。

扬州行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