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然而失望的是,魔画的作用越来越弱,赵佶同武直关系也逐渐疏远。
      广纳美女,兴建行宫,让百姓负担越来越重。
      加上赵佶亲奸臣,朝堂内在多溜须拍马,欺压百姓之辈。
      终于,在灭辽后的第六个月,有巴州人丘元率先发动起义。
      一时间,天下响应,攻城入府。
      原本繁荣的大宋,瞬间变得萧条。
      天下起义军不断,天下州府大半落入起义军手中。
      宋徽宗大惊,只得请大将军武直出山,率军平叛。
      武直被赵佶加封为平贼大元帅,统领天下兵马。
      接到圣旨之后,率领本部兵马,从汴京出发,一路横推。
      武直在民间威望甚高,加上麾下将士有以一挡百之能。
      所过之处,起义军不是投降,就是被灭。
      只花了一个月时间不到,武直就攻入巴州,彻底平掉叛乱。
      对这些被逼而起义的老百姓,武直并没有为难。
      只要投降,一律既往不咎。
      除了巴州的丘元负隅顽抗被杀之外,其余人马都放了回去。
      武直善待百姓都举动,让天下人敬佩。
      私下里,人们把赵佶称作赵昏帝,武直则被称为武圣王。
      “官家,大将军对起义军只平不灭,深受老百姓爱戴,民间有武圣王之称,当心陈桥之事重现啊!”
      礼部尚书刘刚对武直既嫉妒又惧怕,对宋徽宗赵佶道。
      “大将军平梁山、灭辽国,断不会如此!”
      赵佶虽然否认,神情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定。
      在他心中,对武直也是相当忌惮。
      “官家,不得不防啊,陈桥之事,也非太祖本意,奈何众将不肯啊!”
      同为赵佶心腹的户部侍郎的吴归出言:
      “不如请大将军一见,陛下命他杀起义军首领,如从,则大将军无愧于心,如不从,陛下则应所有准备!”
      随着武直在民间威望高涨,赵佶与武直君臣已有间隙。
      吴归的话说进了赵佶心里,很快就被采用。
      第二天上午,赵佶邀武直皇宫一叙。
      赵佶率先开口:“大将军,听闻你把那些起义军首领都放了,这未免有些不妥当……”
      武直摇头道:“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给点惩罚就是,没必要赶尽杀绝。”
      赵佶继续道:“法不容情,如不依法而行,要法何用?”
      武直道:“天下以人为本,法亦应该以人为本。”
      赵佶沉默良久,最终凝视着武直。
      “如果朕非要你杀呢?”
      闻言,场面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过了良久,武直沉声道:“我武直答应百姓的事,还做不到食言。官家的圣谕,请恕武直难以从命!”
      “好胆,你果然心怀不轨!”
      武直的话刚落下,赵佶便大怒起来,手中的酒杯顿时摔碎在地。
      杯碎,无数甲士从四面八方涌出,将武直牢牢包围。
      然而,武直却仿若未觉,拿着手里的酒杯慢慢的喝着。
      良久后,方才放下手里的杯子,看向宋徽宗赵佶,沉声道:“你我君臣情谊,今日到此为止,今天我就放你一马,今后过后,必不留情!”

第66章 功高盖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