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上的数千官员,汉王府将需要维持一个庞大至极的官僚体系,这背后则都是钱。
赵源微微一笑,道:“我们实现分税制度的基础,就在于地方公局,就比如乡镇即可设立公局,由当地有产之户推举公局议员,由公局议员来与税收挂钩,从而确定乡公所的官员数量,当然与之相对的是地方公局有权向有司弹劾罢免乡镇官员。”
听到这一番话,众人顿时大吃一惊,赵源在不动声色间将自己的谋划彻底串成了一条线,即从官员下乡,再到官吏一体,最后到分税制度,全部练成了一条线。
简单来说,赵源将过去乡绅治理乡下的方式彻底从台下搬到了台上来,不再是隐晦,而是变成了明晃晃的规则——倘若公局税收没有达标,那么就不会设置公所,这样也就不会额外的成本,但是也会丧失应有的一些保障,比如治安、医疗、教育等等。除非等到税收达标,才能重新设置公局。
梅?N再也坐不住,他站起来质疑道:“殿下若行此举,岂不担心乡公所和地方公局联合一起残害百姓?只怕公局会成为害民之器。”
赵源脸色也凝重了几分,他自然知道会出现这个问题,缓缓道:“此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只能尽最大可能去对公局进行监督,设置议员任期时间,定期进行更换。”
除此之外,赵源也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或者说从一开始公局就不是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地方,而是一个多方博弈的平台,士农工商都可以参与到博弈中来,官府只能进行监管确保流程上公平无误,但是具体的结果却只跟博弈的结果相关。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进步,因为在过去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普通百姓与官府之间的地位过于悬殊,并不存在博弈的空间,而在公局的保障下,百姓也能有一个主张权力的平台。
“殿下这么做,岂不是在鼓励百姓内斗?”
“不,放在私下叫内斗,放在公局明面上却是维护自身利益。”
赵源不动声色地纠正了过来,他沉声道:“天下唯有变化方为永恒,中枢需要变化,地方需要变化,百姓也需要这样的变化。分税本身就是博弈的一环,只要能在台面上把账目算清楚,这件事也就算是成了一半。”
“至于中央和地方分税,到时候可以按照税收比例进行,前期田税按照七三分,七成归中枢,三成归地方,将来工商发展起来后,中枢会逐渐缩减田税比例,到时候地方将会在田税上占据大头。至于关税、盐税、茶税等等一切皆归于国税
梅?N缓缓点了点头,倘若能按照田税七三的比例划分地方税,那么六省地方好歹也能拿到一千万元左右,一个省一百五十多万元,怕是有些捉襟见肘,倒也还能维持,只是这么以来,留给中枢可就只剩下了八百万元不到。
对于这一点,赵源则是想到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中枢官办产业。
第282章 分税制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