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7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2/2页]

逆清1845 江南烟雨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说】
      一想到皇上的重托、赛尚阿的期盼,再想到自己毕生以来的抱负,曾国藩只觉得已经都渐渐化为泡今日殉难。论臣贻误之事,则一死不足蔽辜;究臣未伸之志,则万古不肯瞑目。谨具折,伏乞圣慈垂鉴。谨奏。”
      写完了遗折之后,曾国藩深深叹息了几声,他将遗折仔细看了一遍,便改了数字,紧接着他又想了想,却在遗折后附上了一片夹片,上面称赞湘军中将领勇猛,尤以塔齐布忠勇绝伦,深得士卒之心,请皇上委以重任,并且保举了弟弟曾国荃、彭玉麟、杨载福等人。
      首发:塔>读小说
      曾国藩将遗折收好封匣,又觉得无愧于国事却愧对于家人,便又摊开了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了几行字
      “国荃吾弟,待吾死后,速遣灵柩回京,愈速愈妙,以慰父亲之望,不可在外开吊。受赙内银钱所余项,除棺殓途费外,到家后不留一钱,概交粮台。国藩绝笔。”
      写完了遗折遗书后,曾国藩只觉得畅快了许多,他接下来便派人去将郭嵩焘叫了过来,将遗折遗书尽数交付给了对方。
      郭嵩焘原本还有些不解,然而当他看到了内容后,顿时大怒道:“好你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曾涤生。不去为国尽忠效力,却反过来效仿那些愚夫村妇,如何对得起朝廷?如何对得起伯父大人?你就算是死,也是死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曾国藩心中的委屈却涌上心头,他只觉得又气愤又尴尬,便冷冷道:“如今逢此败绩,正该我谢罪而亡,如何算得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哼,那我就解释给你听!”
      郭嵩焘沉声道:“涤生,先不说伯父大人将你养育成人历经多少艰辛,就说你自二十八岁入翰林院以来,朝廷对你可谓不薄,三十七岁便授予了礼部侍郎衔,官居二品,诰封三代,朝廷对你的恩情,皇上对你的恩情,可谓比山高比海深。如今国难当头,正需要你起身为国,却不料你刚一兵败,就急着寻死觅活,置皇上殷殷期望于不顾,视国家安危为身外之事,更对不起伯父大人一番苦心,你何来的忠孝?”
      听完这番话,曾国藩只觉得汗流浃背,他呐呐不敢言,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再说说你自己,历经辛苦磨难,好不容易有了今日这个机会,又岂能轻言放弃?无非就是三万湘军烟消云散,可朝廷在江南并非没有兵马,待李文安赶到安庆后,你再好生经营便是,将来照样能为国立下功绩。你且好生想一想吧!”
      郭嵩焘一番话说完后,曾国藩便噌地爬了起来,沉声道:“若非筠仙当头棒喝,还真让国藩误了大事。国藩一时糊涂,还望筠仙海涵,只是眼下兵败,士气低落,还请筠仙予以赐教,点拨一二。”

第257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