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九十四章 朝堂乱相(上)[2/2页]

带着系统来大宋 浪子边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种观察的方法,在心中想着,为何大家就不支持新政呢?难道大宋强大了,大家的日子不是会更加的好过?
      赵祯却不想一想,范仲淹弄的这个新政,就算是施行了,是不是真的可以改变大宋的现状?
      对于一个已经病·毒入体之人,仅仅只是治表面还会有什么作用?真正想要改变大宋,必须要下狠手,下狠刀子,要好好的挖下一块块大的腐肉才可以。
      而这种手艺,以赵祯的性格是很难可以做到,所以新政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笑话而已,是一些理想主义者的梦想罢了。
      正在做梦的范仲淹并不这样想,他还站在那里慷慨陈词,在他的话语之中,经历了改革之后的大宋将会政清人和,将会变得无比强大,将会变成一幅很完美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的理想世界。
      “报!”
      范仲淹还在描绘着他的美图美景时,一道喊声响彻在朝堂之上,打乱了他的陈述,也把所有人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
      大宋建朝之初,就曾有过规定,一旦边关有紧急战报,指的就是六百里甚至是八百里加急战报的时候,那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送到皇宫之中。
      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不管皇帝和大臣们在做什么,都要停下来,先听奏报,并拿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外面突然有六百里加急战报,范仲淹说不下去了,虽然他的脸上很是不悦,但他却不敢挑衅祖法。
      龙椅上的赵祯,这一会注意力也变得集中起来,“快把战报拿上来。”
      中官张茂则连即答应着,跑下了金銮殿。其它的臣子此时也在交头结耳,互相猜着战报上的内容,他们在想,这是北面的战报还是西面的呢?
      多数人认为是西面,是关于与西夏的事情。毕竟北面的辽国刚被苏石给折腾了一番,现在应该没有实力兵犯边界。
      这一边,战报被张茂则接下,转身大步而返,重回到金銮殿上,恭敬的呈送到赵祯手中。
      赵祯伸手接过了战报,同样是焦急的打开,没一会,大笑之声就由他的口中传了出来。“好呀,好呀,苏天佑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他在回到辽境的时候竟然遇到了西夏名将邬郁,两人交手之后,全歼了对方,还取下了对方的首级。”m.
      “什么?邬郁竟然被杀了。”
      朝堂之上,有一些知兵,或是曾在西军担任过重要职务的臣子,他们当然对于邬郁这位西夏名将十分熟悉,这可是曾经让他们十分头疼的存在。
      想不到的是,竟然被苏石给斩杀了。
      一个个臣子先是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跟着不知道谁反应的极快,突然大声说道:“一切皆是陛下洪福所致,臣为陛下贺,得苏少府之良将,实是大宋之福。”
      有人带头这样说了,其它臣子不管是愿不愿意,皆是附合的说道:“臣等为陛下贺,得苏少府之良将,大宋之福也。”
      众臣子不过是刚刚说完了这些,正等着听赵祯那哈哈大笑的满足之声呢,却不想赵祯那里突然态度上就有了转变,跟着就见其大怒道:“混帐,混帐,立了一些功劳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无旨斩杀了一名四品知府,当真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显然,奏书先是汇报了苏石的战绩,这也是包拯与王信商量之后的结果。
      先报喜、在报忧,这也是臣子们经常玩的把戏。这样一来,往往皇帝生气治罪的时候,也不会下什么重手。
      奏报了苏石斩杀西夏名将邬郁之后,便把真定知府贺源与其小舅子是如何的欺压苏家军家属,最终惹来了苏石怒火,奋而斩之的事情也说了一遍。
      贺源是怎么欺负百姓的,赵祯并不在意。事实上,哪个地方都有一些刁民,他们总是无视大宋法度,对这样的人,做为地方官原本就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
      有很多时候,不这样做,是无法服众,无法建立自已的威信,那还何谈管理一方?
      再说了,贺源就算是有了天大的过错,那也是朝廷的大臣,是赵祯亲命的知府。这样的人就算是犯了错,也应该先交大理寺和刑部审问,最后在交由吏部审议出一个结果,最终才会送到赵祯的面前,由其来选择怎么治罪。
      这才是一套对臣子应该有的流程。不然的话,与士大夫共天下,岂不只是一句玩笑之言?
      可是现在,苏石却不经审讯,也没有请示,便把一名四品知府给杀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第两百九十四章 朝堂乱相(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