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震惊的西伯侯,为何冀州黎民如此幸福?[2/2页]

手撕封神榜,你说你只会武功? 尽付东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快退下!”
      姬昌怒斥。
      几名侍卫赶紧退到一边。
      “这里是冀州,不是西岐,来了就要遵守几周的律令。”
      乔一桥皱了皱眉头,扫了几人一眼,道:“懂不懂法?”
      侍卫:……
      乔一桥说完没有停留,跨上那个怪异的二轮车,转身走了。
      姬昌好奇摆手问道:
      “乔差爷,您坐下这是何物?”
      “这叫脚蹬车,是公子创造的小物件。”
      远处乔一桥的声音传来。
      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物件便如此神奇。
      姬昌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心里感慨万千。
      这时他才发现,西岐和冀州相比,差距不仅仅在几条道路,几座大桥上。
      差的是方方面面。
      “以后记得规矩,出了事故,你脑袋都要搬家了。”
      姬昌斥责了车夫几句。
      车夫连连点头,心里则是嘀咕不已。
      他驾车数十年,何时见过这等繁琐的规矩。
      不过主公有令不敢不听,只得驾驶着马车靠右缓慢行驶。
      “为何走得如此之慢?”
      “主公,不知为何,我心里想着不可往边上靠,手却控制不住马车走这直线。”
      姬昌:……
      “那就慢一些,顺路去一趟乡郊吧。”
      “乡野的村夫才是一个国邦真正的根本和脸面。”
      “冀州城内如此繁华,不知乡邑小民幸不幸福?”
      姬昌的马车在平整的驰道上缓慢地行驶着,好在后方并无车马,并未拥堵。
      半个时辰后,他来到了冀州城外,沿着一条小路下到一处耕田小路上。
      在这条山野小路两侧,整整齐齐遍布数千亩的良田,田里随处可见耕种的乡民。
      结果。
      姬昌又被震住了。
      他越往里走内心越被触动。
      到最后,姬昌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目光。
      这些乡民带着斗笠,穿着扁褂,敞胸露怀,肩头搭着擦汗的麻巾,一边耕作一边哼唱着苏楼里流传的曲儿。
      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幸福。
      姬昌愣了。
      他们还是奴吗?
      这群乡民的神情似乎表明着,他们不是在为主上开垦耕作,而是在为他们自己。
      怎么会?
      乡民能吃饱喝足不耽误耕作,已经是一个国邦兴盛的体现。
      这些乡民又算什么?
      把劳动当成了光荣?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姬昌侧耳倾听,听清了他们唱的曲儿。
      这里叫南泥湾吗?
      姬昌不由想到西岐与四方小国的征战之地,那里土地荒废,数百里不见人烟,与这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马车继续往前走。
      周围耕种的乡民越来越多,还出现了许多他从未见过的耕种农具。
      姬昌纷纷把农具的样式记在了心里。
      这些农具也要问苏长青索要。
      此子奸诈,只卖给西岐谷种,却将如此先进的农具藏了起来。
      “时辰到了,该回去给孩子去乡塾登名入学了。”
      “听说十岁以下的孩子学钱全部免除,表现优异者还能保送冀州学宫。”
      “是啊,快走吧。去晚了,没了名额,就要等明年了。”
      这时。
      日落三竿,已是旁晚时分。
      周围的乡民突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陆续往回赶。
      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什么事,说的次数最多的词叫做入学。
      怪了。
      旁晚时分天气转凉,正式耕作的好时候,什么重要的事能让这些乡民停种回家?
      姬昌心里充满了疑惑,不自觉地跟了上去。

第33章 震惊的西伯侯,为何冀州黎民如此幸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