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弘治皇帝(1)[2/2页]

玉楸枰之冷子 宣门寺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低声道:“莫非这位小姐就是你救过的侯爷府千金?”
      我点点头,宁博阳不由得大赞,“国色天香呀!”我瞧他一眼,道:“不得胡乱说话,小心挨棍子。”宁博阳和哈代互看一眼,相视一笑。
      不多时,那殿上便传来山呼海啸之声:“皇帝陛下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想必是皇上皇后都到了,我们虽然隔着很远,声音还是隐约可见,只是断断续续。不久,鼓乐丝竹之声渐起,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了。
      月亮升上来,这宴席亦开了一个时辰,期间倒也出来几个公公,在殿门口张望,似乎在等什么人。我们仍然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殿内灯火通明,很是热闹,自然是一番人间天伦之乐,而殿外因为警戒的原因,灯光灰暗,我悄然想起老家,想起父母,想起祖父......嗨,油然而生的伤感,让我不禁湿润眼睛。这时,殿门一开,庄公公等几位公公从里面出来,簇拥着一人,那人穿着杏黄衣袍,步伐缓慢,摆摆手,只带着两个人走了过来,其余人都退了下去。庄公公轻轻咳嗽一声,示意我加强戒备,我连忙打手势,命令哈代、宁博阳掌灯,照亮殿外游廊,而我定睛细看那两人竟然是张氏兄弟,两人态度谦卑,亦步亦趋。
      太祖皇帝对于衣服是有规定的,能让张氏兄弟如此谦恭的人,想必此人就是皇帝本人,那皇上慢慢走了过来,我的心紧张得提到了嗓子眼,进宫之前,谷大寿说,根据规定,我们值勤的时候,遇到任何人,无论他是谁,无论官多大,我们都不用施礼,只是现在遇到了皇上,我不知该不该施礼。我犹豫片刻,还是坚持没有施礼,站在一旁,目光始终跟着皇上,只是觉得双膝发软,身边众人也是大气都不敢出。
      那皇上走到我们附近,随意看我们一眼,便转过身去,略微走了几步,到那殿角处,停下脚步。我和他的距离不过十几步远,他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这就是我们大明的弘治皇帝,我心中暗暗说道,瘦弱的皇帝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须发稀疏而且花白,一看就是气血不足。他颤巍巍又走了几步,寿宁侯兄弟却是红光忙面,胖墩墩的,小心地跟在身后,我不敢直视他们,但余光还是看清了他们,皇帝的声音很低,话语缓缓,“适才宁溪祝酒,愿朕身体康泰,大明万世兴旺。朕很高兴,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而且懂事。这很好,朕是看在皇后的面上,对卿家一直很宽厚,虽然卿家有不法之事,御史弹劾之声不绝于耳,然朕思皇后贤惠,当惠及卿家,且太子年幼,朕身体不佳,依赖颇重。故诸事虽不爽,亦不深究,本期卿家闻过则改。今卿为国之外戚,朕一向厚待,然卿仍为些许锱铢而犯禁,卿难道让朕背诵太祖祖训么?”要知那太祖皇帝对于贪腐官员一向不手软,剥皮塞草都是寻常事,只是到了宣宗之后,法令松弛,以至于贪官辈出。
      这皇帝的声音虽然说得缓慢低沉,但里面的话寒意更浓,我听了,都觉得心惊肉跳,而那张氏兄弟早已吓得扑通跪倒在地,叩头道:“罪臣一时糊涂,有辱皇上厚待,臣等该死,必不敢再犯,请皇上赐罪!”
      皇上咳嗽几声,许久叹口气道:“天下之大,朕岂能不容卿兄弟,快些起来,别让皇后看见,引得她伤心!”话语中不乏对皇后的尊崇。我心中感叹,人言皇上是世间少有的君王,只有一个皇后,再无其他妃子,让人确实佩服,也许患难夫妻都是如此吧!
      皇帝悠悠又道:“朕身体一直不好,太子虽然很聪明,但需要有人看护。卿兄弟乃太子舅父,于国于家都该替太子分心劳神。朕非桀纣之主,亦非穷兵黩武之君,四海升平乃朕之期待。卿兄弟当如刘、谢、李三位大人那样,鞠躬尽瘁,报效国家。”我听得真切,心中万分激动,果然如外面传言,是为仁义之主,只可惜身体不佳,张氏兄弟更是连连称是。

第四十八章:弘治皇帝(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