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5章 建立与破坏,宿命对决(日常,介意慎点!)[1/2页]

什么叫破坏型中场啊 亲爱的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哥廷根大学创立于1734年,
      20世纪初期,这座德国知名学府与龙国有着很深的渊源。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哥廷根走出了许许多多的龙国天才,他们活跃在看不见的战场,保家卫国。
      代课老师姓张,是一名华裔。
      “勒沃库森在北伦敦的表演非常精彩,好好保持那种单核降速踢法!两周后的拜仁会灌你们七个球,不!是八个!”
      李康认真点点头。
      张老师放出做好的数学模型,简单概括了瓜式巴萨与瓜式拜仁的区别。
      说话间时不时夹杂着龙国成语。
      “我的时薪很高,但必须说些题外话。”
      啪。
      粉笔折断。
      黑板上多了一组李康看不懂的单词。
      “足球的战术框架变革,已经死了!”
      “死于1990年!”
      “图赫尔几年前出道时提出了‘Game Pn,掀起了战术狂卷的热潮,五大联赛的所有球队,会在每一周根据对手的情况,执行不同的战术细节变化!”
      “我们只有在足球中,才能看到某某球队是踢传控,某某球队踢高位压迫、某某球队踢防反的等等一成不变的说法!”
      “双方教练组的博弈,演变成了围棋的形式!”
      “所有万万千千的战术变化,在足球的历史中都能找到原型!”
      “伪九号和中锋回撤?1953年的匈牙利人已经玩厌了!”
      “链式防守和防守反击?1932年瑞士人开始玩,上世纪60年代就被意大利人玩得炉火纯青!”
      “高位压迫?70年代的橙衣军团已经贯彻到了极致!”
      “自由人?在区域防守的被完善后,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阿里戈·萨基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提出的‘间距变化,终结了战术框架的发展!”
      “2015年你在踢的足球,除了球员体能和跑动距离,攻防转换的场面形势与90年代有很大的变化吗?”
      张老师突然问道。
      李康想了想,摇摇头。
      的确是没有变化。
      球员在场上所有的举动,教练组临场的变阵,已经由上个世纪的前人们给出了最优答案。
      张老师抿了一口矿泉水,继续说道:
      “所有战术体系,都会有弱点!一个人拯救全队的剧本,只会大量地出现在国家队比赛中!”
      “你认为,世界上会诞生最完美中场球员吗?”
      “如果会,那他是什么样的模板?”
      “是建立者!”
      “能够根据赛况频率、强度、切换不同角色、适应不同体系变化与切换能力!”
      “从而在比赛中,不断建立一个个最优解的战术框架!”
      “这就是建立型中场!”
      “完美的乌托邦阵型,是一支球队中同时拥有三名这样的中场球员!”
      “南安普顿青训营,多年前就开始根据这个模板来培养球员!可惜只是一种理想!”
      “目前,五大联赛中最为接近这个模板的中场球员是.”
      李康的大脑隆隆作响。
      建立者中场?
      系统给出的模板.是破坏型中场!
      “回归正题!”
      “我是拜仁球迷,我认为瓜迪奥拉是垃圾!”
      “但他对阿拉巴与拉姆的使用,为战术框架的革新,缓了一口气!”
      “他指出了一个方向!”
      “那就是后卫与边后卫对足球革新的催化!”
      “全世界在等待着某个能够推动足球发展的后防天才诞生,但?梦矣猩??辏?炔坏健!
      “那么,勒沃库森击败瓜式拜仁的关键是什么?”
      “是两名边后卫.内收转化成双后腰的阶段!”
      张老师拿出三角尺在黑板上画起了图。
      李康在

第115章 建立与破坏,宿命对决(日常,介意慎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