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八章 小蓬莱[2/2页]

开局赠送天生神力 金边野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如今受阳潮缘故,更像一些福地,空气十分之好,元气很是充沛。
      走在山道上,四周隐隐可见新修的寺庙建筑,以及重新开垦的灵田药园。
      一路至山巅。
      林末来到山顶处,三座高大的崖柏塔之前。
      三座崖柏塔最矮的一座都有二十几米高,中间更足足近四十米。
      塔身材质似玉似石,如今月光挥洒,闪过淡淡的流光。
      每一层塔身上都雕刻有各式道门神像。
      看着栩栩如生,犹如活物。
      只是三座崖塔,底下几层,不知是何缘故,彩画都极为模糊,几乎看不见。
      唯有顶上几层清晰可见。
      尤其是中央崖柏塔,第十三层的那尊三眼神像。
      那一身红色道袍,持赤剑,握道印的三眼道尊,身上衣着打扮都极为清晰,恍若昨日所画一般。
      仰头观之,更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小清凉啊,又来炼神意?这崖柏塔虽好,但长时间熬练,终究伤身,还是不要过多奖励自己啊。”1
      行至塔前,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
      崖柏塔阴影中,一张摇椅上,慧空和尚坐在上面,眯着眼睛,摇摇晃晃,好似在睡觉。
      此时的慧空,比起之前,又衰老了不少。
      最为显眼的,是其脸庞,如今满脸都是皱纹,很瘦很瘦,一晃眼就跟老了十岁一般。
      “武道武道,欲速则不达,比的是恒心与毅力,看的是谁能走到最后,你还年轻,不用走那么快……”慧空缓缓睁开眼睛,轻声说道。
      “慧空祖师,弟子省得。”林末礼貌地行佛礼,随后关切地问道,“祖师身体若是有恙,其实大可不用守着这崖塔,换其他人来看着。”
      他对慧空观感很好,他能感受得到,慧空和尚,是真正无私心地为他,不,为年轻一辈的灵台宗弟子好。
      这种人很值得尊敬。
      “谢谢小清凉了,不过我身子还能熬些年生,呵呵,最少也要看见清凉你证就佛陀之境,才肯闭眼啊。”慧空笑了笑。
      “好了,说说吧,这次去,想上几层塔呀?”
      “上八层吧,上次七层,没什么感觉,效果一般。”林末认真地点头,轻声说道。崖塔便是崖柏道宗的观想之所,三座崖柏塔,分天崖,地崖,与人崖。
      其上每一层塔身上的彩绘,最少都是真君以上留影,借崖塔留存,可磨砺人神意。
      事实上,崖柏道宗真正的瑰宝,除却那功法传承外,便当属这三座崖塔。
      “九层哦?我记得宗内小雷昃,小文慧,也不过在六层打转,还是在天崖塔,地崖塔,看来小清凉果然是灵台宗最天才之人啊。”慧空笑了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很是高兴。
      “我不过是更努力了一些,运气更好了一些。”林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运气?努力?这些都是天才的托辞,不过谦虚的性格很好,我年轻时就因为太过年轻气盛,惹了不少祸。”慧空感慨道,仿若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想当年,他也是淮州内外,大名鼎鼎的天才僧侣,名头之大,都传到了益州小万佛寺那边了。
      如今看着林末,就像看见了昔日的自己,唯一的不同,就是后者天赋更好,也更加年轻。
      “好了,上去吧,老和尚我就不耽搁你了。”
      慧空看着林末,再次告诫道,“据你们天尊所言,这崖塔最上面有武道之后的秘密,不过神意如刀,确有两刃,?每梢?睦镉蟹执缬础!
      林末闻言,抬头看了看高耸的塔身,点点头。
      “辛苦祖师了。”
      “去吧,让老和尚我,就这样看着你,越走越高,越走越远吧。”慧空和尚微微扬了扬下巴,随后整个人躺在椅子上。
      藤椅在摇晃。
      他好似累了,缓缓闭上了眼,瘦的跟鸡爪般的双手,静静地搭在身上。
      此时晨光依旧熹微,不算明亮,却也不算暗淡的夜色,如幕布般将其覆盖。
      林末在原地站了两息,礼貌地再次行了一个佛礼,这才转身走入崖塔。
      崖塔内部很简单。
      一共九层,越往上面空间越小。
      每一层也极为空旷,最显眼的,便是墙壁上一张张人物彩色壁画。
      比起外塔之上,塔内的彩绘才真正是观想图。
      本身颜料便是由一种名为颜石的奇石磨出,用之为颜料,绘出的壁画,可历岁月摧残。
      而再加上有高手大佬的神意烙印,自然能留存许久。
      其上每一幅彩绘之旁,都有简单的人物简介:
      粗略看去,如:
      ‘崖柏道宗天崖第十六代道子,鸳鸯离恨刀,赵诺,年少成名,爱刀如命,中年失意,凝鸳鸯藏刀法身,留印于此……
      ‘崖柏道宗,地崖第二十一代道子,元了道人言波旬,少年修佛,青年由佛转道,壮年神功大成,凝元崖空无法身,故留印于此……
      ……
      ‘崖柏道宗,人崖第三代道子,混元无极帝祁,少年第一,青年第一,壮年一流,凝混元无极法身,故留印于此……
      一层近三百多幅彩绘,意味着立塔以来,共三百多位真君,可想而知当年的崖柏道宗有多强势。
      在此练武,受如此多神意压迫,长此以往,类似于负重训练,自然能达到加速效果。
      只是需要把握一个度,免得被压垮而已。
      林末继续上楼。
      二楼布局与一楼差不了多少,唯一的区别,不过彩绘数量要少些,不过一百多幅。
      应该是一楼中那些真君中,更进一步的存在。
      如言波旬,帝祁等人便在其中。
      继续上行。
      三楼,四楼……
      上行过程中,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彩绘数量也越来越少。
      达到第八层时,其上彩绘不过区区二十九幅。
      此时其上的大多人物简介,已经由凝练某某法身,变为凝练某某法相。
      若是在当时的时代,每一人都是一流人物。
      林末平心静气,很快踏上第九层,视线越过楼梯尽头,笔直地看向上方。
      其上布局略有不同,石材换成了灰白色,通体由大块石头打磨而成,给人以粗犷原始之感,全然不像楼下的道门建筑。
      楼口有一行,为人用指甲划刻之字:
      “真君以下,慎入”

第四百六十八章 小蓬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