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月地投掷[1/2页]

筑梦太空 飘荡墨尔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记忆最初发生的这些事儿,是方原拼命努力并且极力隐藏奇迹宝宝身份,最根本的原因。
      孤儿院从院长到保育员,都和方原说,他的爸爸妈妈,是梁天总设计师最得意的学生。
      还给他规划了一些未来的成长路径,多半都和航天有关。
      所有人都觉得,有了和梁天的这一层关系,方原未来的发展,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也不知道是真的都这么认为,还是以为三岁小孩什么都不懂。
      14岁,方原考入爸爸妈妈的母校,带他的导师,是个叫蓝茱宜的副教授。
      蓝茱宜是方爸爸方心阳的学生,从本科一直带到博士后。
      博士后出站,又来到了方心阳院士的材料实验室做副研究员。
      蓝茱宜是冰阳高性能材料实验室比较核心的成员。
      副研究员就相当于是副教授。
      按照正常的流程,蓝茱宜这会儿就算不是院士,怎么也是教授和博导了。
      二十年过去了,蓝茱宜研究到教学,愣是连职称前面的副字,都没有去掉。
      算得上学校里面最不思进取的导师之一。
      原本都已经要提前退休了。
      忽然和变了个人似的,上赶着非要带一个没有脑组的学生。
      方原虽然没有脑组,却是实打实地,在十四岁就通过了入学考试。
      想要带方原的导师,可不止一??两个。
      蓝茱宜为了把方原收入自己的名下,费的也不是一般的功夫。
      在方原看来,蓝茱宜对方心阳院士的思念,大大超过了他这个为人子的。
      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方原连爸爸的面都没有见过。
      蓝茱宜却是方心阳院士从本科一直培养的博士后,然后又留在实验室的。
      如果没有出20年前的那趟事故,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方原会有实验室版的脑组。
      蓝茱宜大概率已经成为院士,
      也有可能弃文从商,累积到常人无法想象的财富。
      方心阳主导的是材料和地外能源运输。
      在悠悠历史长河里面,人类的运输方式,从地面运输,到空中运输,再到太空运输,都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
      人们也早就习惯了,从月球开采资源,就近提炼,然后通过运载火箭、飞船、星舰等等的形式,把资源源源不断地运送回地球。
      甚至也有人试验过科幻作品里那种太空电梯的可能性,但没有成功。
      真要能建太空电梯,维护的成本也是惊人的。
      2040年,结合自己的两个主研究方向,方心阳院士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假设。
      假设,有一种高强度材料,能够经受得住地球大气的摩擦,让包裹在里面的物体,不会像陨石那样,在大气层过度发热燃烧殆尽。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把提炼好的氦三,装在这样的高强的材料里面,利用月球引力只有气球1/6的事实,以投石机的方式,直接从月球向地球抛射。
      第一步,从月球抛出去,脱离月球的引力;第二步,地球大气捕捉,进入地球引力环境。
      方心阳的这个想法,在刚提出来的时候,是非常颠覆人类的认知的。
      方心阳的这个提议,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月球把氦三能量球抛出去,在地球直接把这个能量球给接好。
      方心阳材料和能源运输两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
      他不管别人认为有多疯狂,也不管当时有多少专家和学者在批判。
      带着包括蓝茱宜在内的氦三投掷实验室的成员,埋头苦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一步一步地证明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去月球做实地测试,是氦三投掷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个测试要是成功了,将彻底颠覆地月能源运输渠道。
      这将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功。
      更将是这种新型专利材料的成功。
      专利的背后,又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把氦三能源从月球运送到地球的费用,会变得连原来的1%都不到。
      假设这个方案成功了,方心阳院士现在的地位,绝对不会比梁天总设计师低。
      跟着方心阳一起做研究的地月投掷实验室主要成员,有一个算一个,也都会名利双收。
      蓝茱宜并不是为了钱才做这些研究的,她是真的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个改变世界的研究项目。
      要是没有2050年2月22日的那场高空解体,蓝茱宜就算没能和她的导师一样成为院士,怎么也得是个细分学科的带头人。
      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教授前面还带个副。
      蓝茱宜可以不在意金钱和利益,却没办法不在意,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这么付诸东流。
      方心阳院士在那场人类最惨痛的太空灾难中离世,实验室的每一个人,都是方心阳院士亲自培养的。
      这些人,和方心阳一样,是十年如一日,为颠覆地月能源运输渠道而努力。
      方心阳的离世,对实验室的损失肯定是惨重的,但月地能源投掷实验室并没有因此关停。
      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混乱和群龙无首。
      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坐镇。
      比如方心阳院士的导师,人类移民火星计划的总设计师。
      只要有这样的人,愿意稍微带上一带。
      或者,哪怕只是给实验室找一些后续的投资。
      原本就只差最后一步的月地能源投掷计划,顶多推迟一年,也一定能够实现。
      参加完方心阳和戴冰艳的葬礼,蓝茱宜就直接去找了自己的“师公”。
      她本是满心期待。
      到头来,梁天非但没有帮忙,还主导直接关停了这个实验室。
      又非常好心地给蓝茱宜这一帮人,安排好了非实验岗的教学工作。第7章 月地投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