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汽车啊,而且一辆车还不够,起码得是个汽车队。
      而且现在的情况,光有汽车队还不行,还得有押运的保卫人员,要不然对付不来那些牛鬼蛇神。
      巧了,咱机械厂就有运输科,还有你们保卫科,这不齐活了么?
      到时候啊,让李有福打通关系,你们保卫科则跟运输科的人合作,一起押运我们的图书去其他城市散货。
      这样一来,我们有钱赚,你们也有钱赚,大家一起赚钱,甚至回来的时候,还能带点土特产,何乐而不为?”
      “这个么……”曾科长皱了皱眉。
      曹志强说的这些,曾科长动心么?
      肯定动心啊。
      曾科长有一个老妈一个老婆加五个孩子。
      老妈老婆都不上班,孩子都还没成人,等于他一个人要养八口人。
      孩子小的时候还好,可现在孩子一个个的渐渐长大,都到了能吃的时候,这吃穿用度样样需要钱。
      加上老妈最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导致曾科长的开销越来越大,但工资却常年不涨。
      所以别看曾科长看似很威风,其实心里也很苦闷。
      没办法,都是为钱发愁啊。
      要不然也不会戾气那么重了。
      然而,红光机械厂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他一个保卫科的科长,再想跟过去那样,通过出差来找点外快跟油水,那是难上加难。
      如果是七十年代还好,经常要搞点长途押运工作,他就可以顺便倒卖点物资,能有不少外快。
      曾科长过去生活能那么滋润,敢生那么多孩子,全靠有这个外快。
      可改开后,这方面卡的严了,加上工厂效益不好,远距离的长途押运工作几乎停摆,这就让这个最大的外快消失了。
      别说曾科长,就连保卫科的其他人员,也都苦不堪言。
      因此,曹志强说的这些,他是最动心的。
      毕竟这么一来,他们就不用整天呆在厂里,可以继续经常跑外勤了。
      外勤意味着啥,那就意味着外快啊!
      “好倒是好,可这么大的事儿,我做不了主啊。”曾科长皱眉道。
      “没关系。”曹志强呵呵笑道,“李厂长跟董书记那边,我去说,保证没问题,就看你这边乐意不乐意了。”
      曾科长一下掐灭香烟:“只要你能说动厂长书记,他们能同意的话,我这里绝对没问题。”
      “那就这么说定了!”曹志强呵呵笑道,“你等我好消息!”
      接下来,曹志强果然又跑去厂长办公室,直接找到了李厂长。
      对此,李厂长倒是不意外。
      毕竟保卫科这边发生的事情,李厂长也已经收到消息了。
      只是当他知道曹志强亲自到场求情后,才故作不知。
      毕竟曹志强是他跟董书记都看重的新星,而红光出版社也是他亲自办下来的子公司,而且备受上下领导的重视,算是亲儿子公司都不过分。
      在这种情况下,曹志强既然过来保卫科求情,他当然不能乱插手。
      但是,当曹志强亲自找到他,他就不能当不知道了。
      本来呢,李厂长以为,曹志强找他,是因为保卫科的曾科长不好说话,所以才求到自己这边来。
      为此,他原本还想借机批评一下曹志强,让他戒骄戒躁,办事儿牢靠点。
      谁知道,曹志强并不是来求他放人放车,反倒是说起了更大的事情。
      “什么?你要让咱厂里的运输科跟保卫科,全都听你调遣,为你的出版社服务?”
      “没错,李厂长。”曹志强笑着道,“不过说调遣就有点过了,应该说是合作,最多是合作的时候呢,要有个主次问题,至少要让他们听我们的话。”
      李厂长皱眉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当然知道啊,李厂长。”曹志强笑着道,“不过您听了我接下来的话,一定会同意的。”
      紧接着,曹志强就开始给李厂长分析起来:“李厂长,您看,我虽然进厂时间不长,但咱们厂的情况我也略知一二。
      咱们工厂虽然历史悠久,但现在设备老旧,骨干奇缺,人浮于事。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产品合格率太差,进而让上面给的计划指标是一缩再缩。
      如此一来,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咱们厂的效益是越来越差,以至于年年都是亏损,年年都跟财政要钱补贴亏空。
      可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现在到处都在改革开放,要是咱们厂还是这么半死不活,不想办法转型自救,这个厂早晚要被裁撤,早晚要被别的厂吞并,就跟现在的首钢跟红星轧钢厂正在谈的合并意向一样。
      李厂长,一旦咱们厂要被裁撤,或者被其他厂合并,您该何去何从啊?”
      李厂长一皱眉,张了张嘴,但却啥也没说,只是变成了一声叹息。
      看到这个情况,曹志强跟着叹口气道:“李厂长,其实您虽然年龄大了,但离退休还早。
      一旦工厂裁撤的情况发生在您的任期上,这可就是晚节不保了啊。
      而且,说句不恰当的。
      您跟董书记还不一样。
      董书记不光年龄大,关键他不是厂长。
      厂子真要是被裁撤,董书记可以调去其他岗位,继续当书记。
      可您呢,您是厂长,厂子没了,您还能去哪儿?
      最关键的是,您的退休金,可全指望这个厂。
      要是厂子没了,您的退休金该上哪儿要去?”
      的确,这时期,国内还没实行社保,所以所谓的福利待遇,其实都是单位本身提供的。
      比如你在某某工厂,那么你所有的福利待遇,都是这个某某工厂给的。
      一旦工厂没了,你的福利待遇自然也就没了,最多把你的工龄保留住。
      因此,在八十年代的工厂破产,或者叫工厂裁撤,那对职工来讲,是真的灾难,远比九十年代末的下岗潮要难。
      当然了,八十年代的话,一般也不会出现工厂破产或者被裁撤的情况,更多是合并兼并,也就是大企业合并小企业,比如首钢合并红星轧钢厂这样。
      如此一来,小厂的职工福利,就由新厂负责了。
      只不过在1983年,因为还没出台相关政策,所以对于一些效益不好的工厂来讲,很多人都是真的人心惶惶,就怕被裁撤。
      看到李厂长开始皱眉抽烟,曹志强知道,自己说到对方心底里去了。
      “所以啊李厂长,在政策下来之前,咱们得先想办法自救,怎么自救呢,当然是自己造血,追求更多利润啊。”
      “工厂的车间生产方面,我暂时是没办法,但要说盘活保卫科跟运输科,我还是有点办法的。”
      “这样吧李厂长,我保证,只要厂里能把运输科跟保卫科调给我们出版社用,让他们听我们出版社的指挥,那他们的开销,比如工资跟福利待遇,都由我们出版社包了。”
      “这样的话,也算为工厂分忧解难了。”
      “哦?”李厂长眼睛一亮,“保卫科跟运输科,这两个科的所有人员的工资待遇,你都能负责?此话当真?”
      “当然是真!”曹志强笑道,“我可以签合同!”
      啪!
      李厂长猛的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

230 合作总比斗气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