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章 君臣分歧[1/2页]

万历佑明 枫渡清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闲时,光阴易逝。
      不知不觉,便到了万历七年的元夕佳节。
      古人很重视元夕,基本上从正月十三日开始就要大办灯会,热热闹闹起来。
      自宋开始,元夕佳节最负盛名的活动,便当是鳌山烟火灯会。
      而也因为鳌山烟火灯会是否要继续举办,朱翊钧和张居正还出现了分歧。
      按照张居正的意思,办鳌山烟火灯会耗费甚大,当废止,而不当崇奢。
      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本来就是崇俭的。
      如《论语》有言:“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节俭本就是儒家提倡的五德之一。
      所以,不只是张居正,历史上很多名臣都有崇俭抑奢的执政理念,也因此发展到,历史上有许多地方官,还会禁止百姓娱乐,以正皇风为名,禁办社庙社戏。
      当然,这里面也有害怕百姓聚众生事的原因。
      总之,官僚士大夫很多都因此是不主张百姓有自己的娱乐生活的。
      甚至不少士大夫还是主张严禁百姓娱乐,哪怕是个能臣好官,也会因为自身阶层与受所学知识的影响,更偏向于主张百姓受儒家教化,明五伦五德,而勤耕织,不当立淫祠、崇奢靡,而败风气。
      只是官僚士大夫们,很多很难自己做到这一点。
      包括张居正本人,他思想上是崇俭的,治家也很严,从不许子弟斗富比奢。
      但他本人在这方面则很难做到。
      其他士大夫更不必说。
      所以,很多官僚士大夫崇俭禁奢,也只禁到了百姓身上。
      张居正也是一样,尽管他在生活上也纵情声色,追求奢华,比如据历史上曾任大明吏部尚书的陆树声回忆说,张居正吃一顿饭会换四次华衣,但他在思想上的确是崇尚节俭的。
      历史上数次要求朱翊钧要节俭,要减少宫廷消费。
      “陛下,隆庆以来,乃岁供元夕之娱,靡费无益,故新政当节省为宜。”
      张居正这时也对朱翊钧如此说了起来。
      朱翊钧则道:“但如今国帑充沛,何况,一鳌山烟火灯会,也费不了多少帑银,但带来的却是能让百姓更为欢乐,商品交易也能因此更为发达。而税收无疑也会因此增收。更重要的是,能惠民,使百姓增收。”
      “陛下!朝廷解小民之困足矣,何必一味助其富若缙绅?”
      “治政首要在于富国,其次强兵,而可使宗庙社稷长治久安,而惠民不过顺带之事而已。”
      “陛下如今旨在富民,非是牧民之良策。”
      “盖因人无所足,民一旦富便会求贵,一旦贵便会求安,是故,陛下若不崇俭以压人欲,则必难以填众人之欲,而社稷难安也。”
      张居正这时说了起来,且道:“陛下或许当再读《韩非子》、《商君书》,而不仅仅是通鉴!”
      在一旁负责起居注的沈鲤正执笔快速记录朱翊钧和张居正的对话,且因为听张居正这么说,而猛地抬起了头,诧异地看向了这位也算是自己老师的首辅。
      他明显也意识到,天子真的与首辅张居正,在治国理念上起了冲突。
      朱翊钧也知道,儒法兼修的张居正一直是站在维护大明整个统治阶层利益的角度在

第一百二十章 君臣分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