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七章 初具规模[2/2页]

玩转明末 威武的胖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官署中几十人都是?C了一大圈,林东也是不吝赏赐。
      “奖赏每人十两白银,尽忠国事者就应不吝奖赏。”徐鸿激动的跪下拜谢。十两银子那是近一年的饷银啊。祝英、郑益民、刘平也是感慨万分,几个月前,几人以为赵烈大张旗鼓的丈量田亩,以为是为自己贪墨田亩做足功夫,谁成想林东竟是真的把田亩全数分给这般泥腿子,在老官场来说,实在想不明白林东求的是什么。
      这位小爷大冬天的来回奔走,风尘仆仆,吃的是大锅饭,穿得是破衣烂衫,没有克扣粮饷畜养家丁,也没贪墨田亩敛财,这般的军将几人从未见过,几人整日家胡思乱想也没弄明白林东此人,在大明官场林东可算是独树一帜了。
      李先生则是暗自点头,多半年前,林东激辩大明形势时,可谓有苏秦、张义之辩才,张良之远见,这几月来则是具备张太岳之实干,诸葛亮之事必躬亲,阅历颇丰的李先生也无法确切的评价林东,从未风闻过此等样人,文武皆通,执着实干,将来成为戚爷?岳爷?都不像,实无法明了此子将来的成就。
      塔读小说AP.P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好在山东距朝鲜真是不远,木材也是不贵,否则林东得愁死。造船的木材用窑口烘干出来,也得放置三两个月才能使用,自然干燥的木头那是三五年后的事了,因此木料大规模下来那是数月以后的事情了。
      由于没有太多的船匠,也没有太多的老料,林东只是让几十名船匠带领千余辽民学徒开始建造渔船,现有的渔村的小船出海不远,收获的鱼量有限,远不能满足需要,几万人的肉食暂时只能从海里来,每天所需巨大。
      现在船坞上建造着五艘几十吨的渔船,速度极慢,没有多少人是会造船的,大量的时间在作匠讲解、示范、开工、出差子、停工、讲解、返工等轮回中消逝,加上缆索、棚帆、铁钉、铁索、锚具、防锈等都要从无倒有建立,林东怀疑明年开春能不能见到渔船下海。
      这一日,林东在船厂巡视时终于听到了近一段来最好的消息,船队回来了,是晒得黑红的张鼓声乘福海号来报,林东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心头肉回来啦
      林东乘坐福海号来到大山子岛,看到多出了四艘福船,还有两个船型怪异的海船,登上码头,李虎以及几位船长,各船头目跪迎林东。
      随后众人先后进入议事厅,张鼓声奉上此行收获的账目,林东大约看了一眼。收获了十五万两白银,铜六万斤,硫磺八万余斤,粮食一千余石,太刀七百余把,棉帛七千余匹,丝绸一千余匹,折扇一千余,倭磁两千余,大小金银判两千余,具足十余副,铁甲六副,皮甲三十余,铁炮四十余,朝鲜火铳二十余,大筒六具,铁枪六十余。
      福船四艘,朝鲜海船两艘。“人员损失。”林东大略一看放下,他首先过问人员,对于初建的水师来说每一个海员都是珍贵的。

第三十七章 初具规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