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分解,六界中还有细分:神界是因盘古身体崩解而形成的神界,居于天,分为圣域四天,四梵天,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欲界六天共三十六层。神生存于其间,无肉体无欲求,拥有永恒的生命。永生不老,有男女之分而无男女之事,森严等级之下全无温情可言。无尽的生命难以排遣,总有痴男怨女冲破禁锢,为情而抛却一切,潇洒人间。据说,甚至神界的最高主宰天帝也曾赴人间留下过一段往事……
魔界是和神界完全对立的魔界,存在于天上与神界平行的反世界,空间与时间错乱,有神魔之井和神界相通。魔生存于其间,无秩序,无目标,无欲而无不欲。无思无想无欲求,无生无死无秩序。任性而为的魔,偶尔会因为长久的相处而渐悟,因为意外的触动而顿悟,了解到一点点人间情感,即使不明白那是什么,却执着地想要拥有。于是,魔已非魔……
仙界是分布在大地名山之间,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仙为人修炼而成,是成神的必经之途,寿命长而有尽,肉身有而无涯。徘徊在人与神之间的族群,面对仰之弥高的神界,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漫长修炼才能到达,也不知道能否到达,俯视藐小的人间万灵,更不舍自己多年的修为。谨慎、保守、患得患失而不彻底,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由自己本心而行事,不再顾忌其他。妖界是禽兽草木修炼可成妖,在大地表面、鬼界、仙界和魔界都有生存,是无秩序分散的存在,有弱肉强食的传统。但其实真正的妖界,似乎隐藏在蜀山!原本无知无识的走兽草木,因灵光一现,或是偶然的机缘而幻化成妖。始终是异数,不被原来的同类接纳,也不是人,与人为善的结果总是悲惨的,于是就和人为敌,于是就有了蜀山,有了锁妖塔,有了在平凡百姓口中辗转不灭的狐精花妖的传说。
人界是生存于大地,为女娲所造,寿命短,有国家、社会制度、道德等约束。最平凡也最不寻常的族群,一段纷争与杀伐过后,是一端平和无争。不知有其他六界,就狂妄地封自己为万灵之首。所谓鬼神,就在信与不信之间成为茶余饭后的消磨。唯一能傲视六界的,就是人间有情,柔上而刚下,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鬼界是轮回的终站和起点,存在于大地内部,包括一个鬼门关、一座奈何桥、六座曹官府、十座阎罗殿、十二座司官府、十八层地狱。亡人为鬼,鬼入轮回而投身六界。这是人生的终站,也是人生的起点。多少人捧着一腔血茫然而来,多少不甘愿也只能化做一回眸。过奈何桥,喝孟婆汤,六道轮回之后是冤屈的第一声啼哭,三生石上,又被刻下深深一笔,记下该了的债,该还的情……
此外还有印度神话,又曰六大。地水火风空识之六法也。此六法各有分齐,故名为界。(术语)中阿含二十一说处经,为年少比丘说众生之身份六大假合,使舍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暖热之火大,呼吸之风大,耳鼻空之空大,乐苦识之识大也。曰: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世上不只限于有六界,还有五解,而五解又另有所指。在《法相辞典》里有五解:一解是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由五色处,安立运转驱役所依体性差别,当知建立有余六界。安立所依体性差别,谓地等四。运转所依体性差别,即是空界。驱役所依体性差别,即是识界。二解是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由染净品想及寻思,所依义故;当知建立有余六界。谓欲、恚、害,并彼对治。三解是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贪嗔痴缚所依义故;当知建立有余六界。谓苦、乐、忧、喜、舍、无明。若有非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邪想寻思。若有如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正想寻思。四解是如界差别所缘中说。五解是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四页云:六界者: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在《三藏法数》里还有关于六界的论著:界即界分,聚即聚集。谓人之身聚集六法,各有分齐,故名六界聚。其中一是地界聚,地以坚碍为性。谓人之身,有内地界,而受于生,即发、毛、爪、齿、粗细皮肤、骨、肉、筋、肾、心、肝、脾、肺之类,是名地界聚。二是水界聚,水以润湿为性。谓人之身,有内水界,而受于生,即脑髓、眼泪、汗涕、唾脓、肪血、涎痰之类,是名水界聚。三是火界聚,火以燥热为性。谓人之身,有内火界,而受于生,即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身、及能消饮食之类,是名火界聚。四是风界聚,风以动转为性。谓人之身,有内风界,而受于生,即出息入息,及掣缩等风之类,是名风界聚。五是空界聚,空以无碍为性。谓人之身,有内空界,而受于生,即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动摇,食消下过之类,是名空界聚。六是识界聚,识以分别为性,即心识也。所谓乐识、苦识、喜识、忧识,是名识界聚。最为重要的是,六道轮回中的六界是:天、阿修罗、人、畜生、恶鬼、地狱,这才是人世间最重视的。
男孩子滔滔不绝说着有关六界的事,听得八仙花和姐妹目瞪口呆,她们怎么也想不通有关人世间的事会有这样多。八仙花说:“想不到你有这样多的认识,人鬼神仙妖魔六种界限错综复杂,我们真的佩服你了,你是如何了解这种情况的……”男孩子说:“我是通过读书了解到的,如果你们读书也会了解到,书是好东西,可惜到了读书时候你们不能读书……”八仙花说:“不能读书怪不得我们,如果不是妖魔鬼怪欺负我们,如果不是我们村落经常遭到妖魔鬼怪袭击我们能没有好日子吗?”男孩子说:“找到师傅学到本事后一定要读书,否则你们的一生就荒废了……”
知道了六界是怎么回事,八仙花和姐妹决定继续寻找仙山,寻找能学本事的地方。男孩子说了有关妖魔鬼怪与人神仙的事后,他感到有些事不能让八仙花知道了,如果知道多了对自己也不好,只好继续隐瞒,什么时候说还是未知数。八仙花对营救姐妹计划得如此周密,结果表明,她们力不从心,不论从哪个角落做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靠少年和男孩子的帮助,也是无济于事,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是得过且过,与他们无关的他们并不关心,接下来干什么一事无成。
第287章 六界大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