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了。”
“关键就在于要如何能够将长城修得又快又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钱财嘛,只不过是些小事罢了。”
就当朱桂与徐达二人在长城脚下谈笑风生,指点江山之时,各地的藩王,也全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呵,”秦王作为二皇子,最早得到了这个消息,他看完情报以后,冷笑一声:“十三弟啊,这次你只怕是跳进大坑里去喽……”
一旁的谋士也微微摇动手中的羽扇,笑着说了一句:“殿下所言极是,吴王他向来自诩无所不会,整日里号称心系百姓,这一回,恐怕要栽上一个大跟头了。”
秦王点点头,脸色有些阴沉,本来,诸多皇子中,除开老四朱棣,就以他的实力最强,得到的支持也最多。
可如今朱桂骤然崛起,又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朱标那一方,这就让很多人心中开始迟疑起来了。
原本朱标当太子的这些年,虽说声望还算不错,但前后加起来也办砸了好几件事,而且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因此朝野之间,此前对于他这位储君,其实还是有些犹豫的。
不少大臣们都觉得,像是秦王、燕王等其他皇子,似乎干的也还不错嘛……
这也正是朱元璋发愁的地方。
不过后来随着朱桂异军突起,许多大臣们就不再报有这样的念头了。
他们看得很清楚,朱标在朱桂的辅佐与扶持下,正在向一位合格的储君发展,大有成为一代明君之势。
这让原本心中还存有几分希望的秦王等人,全都大失所望,心中愤懑不已。
再加上年初这些藩王们全都被朱元璋喊回去,狠狠的训斥了一番,他们几个闹得欢的藩王,全都挨了板子,这下子心中就更加怨恨了。
此时他见到朱桂接下了如此一桩吃力不讨好之事,顿时心中大为舒畅。
“哼,他也不想想,长城是这么好修的吗?”
“这可不像是他以前搞的那些新花样,可以随随便便的弄一弄。”
“这是关系到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
秦王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扭头对自己的谋士说道:“等着瞧吧,他这回铁定要倒霉了!”
与此同时,燕王朱棣,也正皱着眉头,看着自己手中这份情报。
“不应该啊。”
他疑惑的摇了摇头,自己的这位十三弟,分明是个聪明人,这次怎会如此不智?
要知道,这长城修缮起来,可相当不容易,就算修缮好了,估计在老爷子看来,那也是理所当然。
毕竟,这长城能够抵御外敌,关乎着大明的江山社稷。
要是修缮不好,恐怕他这位吴王的脸面,就要全部丢到地上去喽。
而且,以老爷子的脾气性格,说不定还会进行问责。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十三弟,你究竟打得是什么如意算盘呢?”
朱棣深深的盯着这份情报,思绪万千。
同样,在其余各地的藩王那里,大家都做出了几乎一样的判断。
那就是,老十三,这回估计要糟!
他们对此事都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除了朱棣写信询问以外,其他皇子表面上全都做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但私底下却纷纷放出了流言蜚语。
一时间,大明各地流言四起,对朱桂修缮长城一事,几乎没有什么人看好。
而朱桂却压根就没心思去理会这些流言,现在的他,整天泡在工地上,忙的很,哪有功夫去管这些破事。
修缮长城,确实是一件大不容易之事,难度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料,民夫数量已经不太够了。
幸好徐达这个老丈人十分给力,不知道从哪又给他调拨了一大批壮丁来,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在徐达送这些壮丁来的时候,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震惊无比,几乎目瞪口呆。
“贤婿,你,这,这是何物?”
第一百五十九章 流言蜚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