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儿个收获不小啊!”
      瞅了一眼刘光齐的水桶,李怀德也有点惊讶。
      就刘光齐这水桶里,绝对十几斤鱼。
      超过1斤的就有3条。
      来什刹海钓鱼的不少,一些人会打窝,舍得下饵,收获也很少有刘光齐这么多。
      而刘光齐能钓到这么多鱼,主要还是靠运气。
      运气来了,做什么都有如神助,反之,喝口水也塞牙。
      “和郑老一起钓了几次鱼,也就认识了。”刘光齐笑了笑。
      “小刘,那我就回去了。”郑老坐上了汽车。
      和郑老道个别,刘光齐也就骑着自行车回家去。
      “郑老不太厚道啊!”回家的路上,刘光齐心里犯嘀咕。
      刘光齐还是有些名气的,郑老对他不陌生,也知道他是轧钢厂的副厂长。
      然而,郑老却从未提过李怀德。
      要不是碰巧看到,刘光齐都还不知。
      不过,就郑老的性格,不一定待见李怀德。
      对于郑老的性格,刘光齐是看出,为人刚正不阿,而李怀德的人品就……差了点。
      身为李怀德的叔,郑老对侄子肯定有些了解。
      而刘光齐若是知道他侄子是厂长,相处起来就不会太自然。
      也不是坏事,刘光齐就不多想了。
      ……
      正阳门下,大杂院。
      当刘光齐一回来,街坊们都瞪大了眼。
      “收获这么多?”
      “这有个十几斤吧!”
      娄晓娥见了还比较淡定,她见多了,知道刘光齐每次钓鱼都收获不小。
      晚上炖条大鱼,送点小鱼给邻里,剩下的养起来。
      选了条最大的鱼,刘光齐就去厨房处理了。
      当刘光齐在杀鱼时,刘爱国跑过来看,也能打打下手。
      别看刘爱国还小,已经能帮家里做些事了。
      去掉鱼鳞,用自来水把鱼洗干净,冷水下锅。
      自来水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有了,然而,国内还远没能普及。
      哪怕四九城也自来水不多。
      就说这大杂院,有自来水的没几家。
      院子里有口井,这是公用的。
      用自来水会有水费,很多家庭就舍不得通。
      大部分也就用井水,离河不远就去河边。
      这还是城里,农村看到个自来水都稀奇。
      为了储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水缸。
      虽然刘光齐家通了自来水,但也有口大水缸。
      刘光齐的厨艺还算可以,至少娄晓娥如今也还比不上他。
      随着刘光齐在炖鱼,鲜美的鱼香扑鼻,也传到厨房外。
      左邻右舍几乎都能闻到。
      也是没办法,刘光齐家做点肉菜,想瞒过邻里就不容易。
      这也和房子有关。
      像这大杂院有家房子比较偏,关起门偷偷做个肉菜,邻里不一定能知道。
      也可以拎个小炭炉去地窖做菜。
      或是深更半夜,等周围邻居都睡下。
      刘光齐家伙食好,经常看到肉菜,惹人眼红是肯定的。
      也有人想搞点事,却自讨苦吃。
      除了炖条鱼,刘光齐又炒了2个鸡蛋。
      再整点素。
      晚饭时,家里电视也就开了,这时,一些人捧着饭碗来串门。
      这年代吃饭时去邻居家串门太常见了。
      刘光齐家有电视,来串门的人也就更多了。

第247章 钓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