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齐送别了老丈人和丈母娘。
娄振华对外说了,明年回来。
因为娄振华在四九城的名声不小,加上还是轧钢厂的董事,所以,这一离开当然不是小事,会有很多人议论也很正常。
钳工车间,秦淮茹在磨洋工。
转正之前,秦淮茹就没少磨洋工,转了正就更加磨洋工了。
一级钳工要晋升到二级不是太难,但就秦淮茹学钳工的进度,以及她的工作态度,想晋升到二级钳工是难了。
至于易中海就没什么目标了,毕竟八级工到顶了。
至于学别的技术,易中海没这精力。
当干部?易中海没这想法。
努力当个工程师?易中海有自知之明。
工程师和钳工不是一个体系。
虽说最低的九级工程师工资都超过100元,但并不是说九级工程师就是八级钳工的进阶。
一般来说,工程师都是国家统一培养的。
当然,也有留学的工程师回国,为祖国的建设发光发热。
不少人放弃了国外的面包,宁可回国饿肚子,就是因为有着信念。
很多人出国就是为了学知识,然后回国尽一份力。
所以,和很多人比起来,刘光齐是汗颜的。
这个年代值得尊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为国家付出很多,却甘于默默无闻。
燃烧自己,照亮祖国。
随着接触的多了,刘光齐也有个变化。
和穿越之前比起来,刘光齐身上的变化其实并不小。
……
四合院众人又到了每月匿名捐款的时候了。
三大妈辛苦扫大院,说好了大家匿名捐款,就当她的工资。
毕竟也是方便了大家。
要不然大家是要轮流扫大院的。
当然,老太太肯定不用扫大院,仨大爷却不能搞特殊。
每当大家给三大妈捐款,贾张氏就怄气。
不过,气归气,贾家也是要捐款的。
到了捐款时,因为是匿名,捐多捐少也就全凭自愿了。
贾张氏一如既往的捐个1分钱。
当大院各家都捐了钱,也就三大爷和三大妈知道是多少钱,就是阎解成都看不到。
三大妈关好门,也就开始数钱了。
这也是三大妈每个月最开心的时候。
当然,三大妈还有另外的收入,毕竟她也打点零工,例如糊火柴盒什么的,挣不了大钱,也能挣个小钱贴补家用。
三大爷在看着老伴数钱。
“11.11元。”三大妈笑着说。
大家都是日子越来越好,加上三大妈人缘好,还有就是三大爷家和二大爷家走得近,于是,不少人也就多捐点。
三大爷家也是不太容易。
别看三大爷是小学老师,工资也就30元出头。
对了,傻柱有点出息了,现在是七级炊事员了。
七级炊事员的工资当然比八级多了些。
傻柱的厨艺当然没得说,但工龄就不是太长了。
不过,傻柱在厂里还是挺重要的。
例如厂里来了个外宾了,一般都是让傻柱开小灶。
上个月,大家捐给三大妈的钱也就9.47元。
比起上个月显然是多了不少,三大妈很满意,三大爷也是满意。
要说大院里心情最差的,也就是贾张氏了。
以前看贾家困难,为了帮贾家,安排贾张氏扫大院,大家捐款当工资,可是当工资少了,贾张氏就撂挑子,真就难看,而三大妈却接手,如今看到三大妈挣钱多了,贾张氏眼红,早干什么去了?
第171章 离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