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零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会[2/2页]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的大明不同于后世,大明没有工业规模,也没有商业规模。货币,抢那些从地里刨食的农民的血汗钱吗?
      大明必须在五年之内找一条适合自己展的路子出来,而且还要填得上国债这个窟窿。
      左想右想,实际上只有展航海和海贸这一条路。再说明白点,就是抢荷兰人的生意。只有把“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生意抢了才有可能得到这笔财富。
      同时朱由检说得也没错,大明没有现代造船业,从教育和政策上向造船行业倾斜,一是帮助朝廷抢荷兰人的生意二是帮助教育业培养一批理工科的人才,因为营造技术本身就是理工科的范畴,跟文科可扯不上关系。
      其次,大明在商品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抢荷兰人的生意还是有底气的。只要造船业跟上来了,相信海贸的展会有一片新天地。
      “皇上想如何展造船业呢?”方以智问道。
      要说大明现在的造船技术也不落后了,就算前一批战舰造得有点粗糙,可那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因为时间不够赶出来的活儿。
      在这样先进的造船基础上还要技术倾斜,那会是什么技术?
      “造铁龙骨的战舰,或者包铜皮的战舰。民用船只要造得更大,航行更远的大海船。”朱由检说。
      “什么,铁造的船,不沉吗?”宋应星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不光铁龙骨船不沉,全部用铁造得船也不会沉。”朱由检说。
      “这怎么可能?”皇帝的话已经颠覆了他们几个的认识。
      “现在不可能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但是你们可以先设计出靠蒸汽机驱动前行的船出来。”朱由检又说。
      “是在船上安装水车的划桨吗?”王承恩都听得兴起,加入了询问。
      “不,不是明轮驱动,是螺旋桨。”朱由检觉得大明的力学没有牛顿还真不行,螺旋桨的力学原理不是这群人一下子能理解的。
      皇帝拿出白纸,用笔勾勒出了一副草图,一个简单的螺旋桨的样子画了出来。
      “这,可行吗?”毕向东很有兴趣。
      “让人做个模型试一试呗!”方以智说。
      朱由检当然知道螺旋桨肯定行,但是这种技术如果明出来,大明的造船业又会向前展多少。
      “航海不只是造船,同样还有海上的辩识方位的本事,比如六分仪。”朱由检补充道:“要让每艘船都配备一名能辩识海6的领航员,这就需要大量懂得格物之学的人才。”
      “朝廷强行推行吗?”方以智问,他已经能感觉到如果这一条政策下来,许多人对学格物有兴趣的,因为这代表着一条生计之道,轻松不累。
      “朝廷强行规定,也是为了出海的人自身好嘛。”朱由检的确是打算让朝廷硬性规定的。
      韬光养晦,将是大明未来几年的主基调,目的就是等待人才的成长和国内百业复苏。

第六百零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