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七章:为读书人找出路(一八年教师节特别章)[2/2页]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羲纳闷了,皇上想创办学校,不应该问内阁吗?最次也应该找大学士们问啊,毕竟所谓的大学士,不就是皇上的高级幕僚嘛,干嘛问到他这里来了。
      “皇上,臣臣不知。”黄宗羲吞吞吐吐的,最后还是老实的什么都不说。
      朱由检看了黄宗羲一眼,有些了然,心想:还是年轻了点。
      “嗯,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黄宗羲一头雾水,皇帝大老远把他叫过来,就问了这一句话?
      “黄道周,你怎么看?”朱由检当着黄道周的面问了黄宗羲一个模棱两可的话,黄宗羲没有听出意思,可是黄道周这个五十岁的老狐狸当然是听懂了的。
      “皇上,臣马上就下去准备明日的报纸去。”
      “知道写什么了吗?”
      “臣知道。皇上之前夸孔圣,就是想提高老师的地位。现在想办学,正当其时。”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事情,搓着手看看黄道周,然后笑着说:“赏你一辆最新出产的四轮马车,不过,报纸上要替马车吹一吹。”
      “皇上,一千两银子一辆啊,光车夫每个月就要五两工钱,我可坐不起。”黄道周心里一乐,看来自己是猜对了。
      黄宗羲背后站着的人是谁,朱由检是一清二楚。对黄宗羲说办学的事,不过就是在告诉他背后的人,这个事情有利你我,不要跟我作对。
      “我这一辆车的造价是二百两,你现在可是南京城里的热门人物,你不坐,别人就不会比着买,那我送你的马车不是白送了?你怎么着也要让我收回本吧。”
      “噗嗤!”站在朱由检身后的王承恩不争气的笑出声了。
      “皇上,您以前可是说过,在报纸上写文章吹捧物件叫做广告,这是要收广告费的。”
      “你可以用尺子量一下所占报纸的版面大按实际大小收费,直接跟高邢氏去要。”
      “叩谢皇恩!”黄道周一听,赶紧叩首,起身一溜烟就跑了,他准备跟邢夫人哪开一个高价。
      “扬州的事情,确定幕后主使了吗?”朱由检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对王承恩问道。
      “已经确定是汪汝谦汪然明使人所为,复兴报也是他出资资助的。”
      “是他一人还是有新安贾人大量参与?”朱由检肯定要弄清楚整个江南的利益结构,否则就是瞎子摸象。
      作为一个穿越者,如果你连自己治下有哪些利益阶层,各个阶层的核心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想着能改造社会,凭借着超越几百年的科技吗?朱由检只能表示呵呵了。
      所谓“新安贾人”其实就是徽州商人,扬州的徽州盐商,才是江南最有钱的阶层。
      大明的利益阶层其实也并不复杂,有勋贵、仕林、乡绅、皇族以及商贾。其中最大的三个是仕林,商贾以及皇族。
      在整个北方被打烂了之后,南方的勋贵其实不足虑。兵权以及军阀化,整个北方的勋贵等于是集体破产了,原本留在南方的勋贵本来就不多。
      而乡绅阶层大多依附在官僚身上,这些人在江南不显得多么重要,倒是在其他地方比较棘手。
      江南仕林的核心盟友是盐商,既所谓的徽州商人。而皇族在大明是完全独立的一个阶层,他们跟其他人根本没有机会牵扯上。
      “先盯着,再找机会。”朱由检肯定不会现在动盐商,他们的根子太深,靠山又硬。不一点点挖,容易“塌方”。
      而挖仕林的根子,不是向打仗一样来硬的,对一个阶层的改造,需要先想好怎么安置这些人。吏员只是安置一部分人的一条途径。
      大明的教育本身就是落后的,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是人比较好的一条出路。
      老师,您们辛苦了!

第二百零七章:为读书人找出路(一八年教师节特别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