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抢购一空[2/2页]

巾帼医官 幕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倒是很有趣。”
      两名灰衣男子闻言快步上前,瘦高的灰衣男子搂着胖男子的脖子,从怀中取出一物在他眼前一晃,便松开了手。另一名灰衣男子拦住了三名壮汉。
      “啊——,罪民曹宝该死,该死冲撞了大人,该死。”说罢那胖男子便要下跪,烈火一把拉住胖男子,道:“去排队。”
      闻言胖男子如蒙大赦拉着那三名壮汉乖乖的排到了队尾。
      张大山装起一包豆芽送给瘦高男子,感谢两位的义举。
      在木桌前收账的白锦茹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又抬头向那锦衣男子看了一眼。心里思忖着,这男人恐怕不简单。
      “公子,您有没有觉得那个记账的老者有几分面熟?”那叫烈火的瘦高男子回到锦衣男子身旁。
      “倒是和那位有些相像。暂时还不要惊动皇兄那边。你和严冰继续跟踪,总算是有了线索。”锦衣男子拿出豆芽,尝了尝,又吐出来,“怎么一点也不好吃?”
      一路上锦芳和小虎叽叽喳喳,而张大山和百善道却一路无言。
      回到家中,锦芳、小虎和张氏便欢喜的数起了钱。而张大山和百善道则在一旁说着什么。白锦茹竖着耳朵也没听清,只是最后张大山的一句话声音颇大,“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我们得活着。”
      白锦茹听到张猎户口中这句诗,她着实不明白这猎户竟然也有如此才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锦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便也不打听这些了,顺其自然吧。
      夜里,张猎户召集来全部村民,共有十二户,向大家宣布要大家共同加入这制造豆芽的大业中。
      这些村民丝毫没有任何犹豫,便取出钱物一同入股。
      白锦茹再次感叹,这村民的民风是不是淳朴的有些过头了。即使是这生意稳赚不赔,但总也要思考一下的嘛。

第四章 抢购一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