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如果你是法官,你不知道张三和李五发生了什么,只看到这张欠条,你会怎么判?”
      张以翔已经把真实情况提前告诉大家,
      但法官可不知道,他可看不到张三和李五借钱、还钱的过程,
      他能看到的只有这张欠条,以及张三和李五各自的说辞。
      “即使法官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那也肯定是判张三赢啦,这个字念(huan)多通顺!”
      “我觉得也不一定,毕竟还是个多音字,它也能念(hai),而且念(hai)这句话也是通顺的!”
      “既然都能念,难道这个案子就没有答案了吗?”
      “李五手上毕竟有欠条,要是法官见了,恐怕会更倾向于李五的话!”
      “难不成张三这次真的要被坑了?”
      众人激烈的讨论着,有些张三的粉丝已经坐不住了,
      难道前几天还是法外狂徒的张三,今天不仅有罪,还要被坑!这也太惨了吧!
      “大家不要急!张三怎么可能被坑!”张以翔终于解答道,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下,看到一个案例可不能仅仅局限在案例里,或者说我提的问题里!”
      “当你在纠结到底念(hai)还是(huan)的时候,难道大家都没想过证据嘛?”
      “法庭是讲证据的地方,既然张三觉得已经还(huan)了钱,那他的总不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吧,所以只要张三能提供出钱的来源,比如去银行取出三万八千块钱的记录,或者是从其他人那里收到钱的证言,都可以当作证据!”
      “有这个证据在,那不就能证明张三已经还了钱吗?”
      众人幡然醒悟,
      “看来又被三哥的题目给迷惑了啊!”
      “当我们还在纠结读音的时候,三哥已经开始找证据了!”
      但还是有人提问道,
      “即使张三从银行取了三万八千块,但是也不能证明他全部拿去还给李五啊,万一他取了钱自己花掉了呢?”
      “这位同学的问题其实非常好!”张以翔夸奖道,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民事案件的基本原则!”
      “那就是:谁主张谁举证!”
      “通俗点说就是,你要告我,那你必须得拿出证据,否则就没人信你!”
      “在这个案子里,张三已经拿出一份证据了,李五要是认为张三取的钱被张三自己花掉了,那他必须拿出证据来!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就不能被法官采信!”
      直播间里顿时飘过一阵“9999999”
      “6翻了!”
      “原来如此,感谢三哥带我们体验了一次当法官的感觉!”
      “这个案子让我学到了很多!至少我以后看合同的时候肯定会一字一句看过去!”
      看到这条弹幕,张以翔也提醒众人道,
      “当然了,通过这个案子其实也是想告诉大家,签合同特别是欠款合同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有些时候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的改动都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意思!”
      “或许你的一个大意,就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22章 再次普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