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二章 欧洲舰队的覆灭[2/2页]

帝国往事回忆录 耶生卡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的诅咒,永远地结束这一切。”
      “如果有人反驳到这是侵略你该如何反击。”
      “很简单,我们并不会进入地面,平民甚至都不会见到我们,何来入侵之说,我们会在太空解决一切,然后领导地球走向和平之路。\"
      “长官,您知道吗?我特别喜欢您在动员大会上说的'我会让阿尔革区域流下的血成为人类最后流下的血'。我把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阿尔革区域,是火星命名的地球与火星之间空间的称呼,是预定的可能交战地点)\"嗯,有志气的年轻人,时间也不早了,你也去早点休息吧。\"艾兰·斯科,点了点头,静静地说道。
      战争都是需要理由的,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而这个理由显然必须是正直的,至少要看起来是正直的。
      正义的战争自然不必说,理由随便找,不存在师出无名的情况,那么并不正义的战争是如何找到借口和理由的。
      这一点可以看看二战历史上。
      二战中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口号就是“大东亚共荣圈,用日本国内的话来说就是:“大东亚战争的目标就是要使大东亚各国、各民族各得其所,以皇国为中心,确立基于道义的共存共荣的新秩序。”
      用日本的力量去提携\"东亚各国不断发展,共享资源。这其实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理论,实际上稍微有点历史常识和政治经验的人都能明显地看出这种理论背后侵略战争的思想。你的士兵跑到别的地方去想推翻别的地方的合法政府,这东西怎么来说都不可能是合理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日本在战前的国会之类的决策机构是正常组成的话,很难发起侵华战争这种荒唐的行为。
      这样的鬼话只能骗骗当时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日本士兵和平民,对于政府议员和官员是很明显不能通过的。(这里的议员并非真正的会议之中的议员,而是指决策机构中的构成人员),这样的法案要通过,必须要军部的扩张或者其他形式的权力扩大。
      对于日本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二二六事件,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但是其结果十分简单,以日本军部为主的法西斯逐渐壮大,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
      对于德国也是一样的,德国的发动战争的口号并没特别明确,但是大体上可以认为是“要把失去都夺回来”,这样的口号对于发生严重金融危机和在一战中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的德国民众吸引力是很大的,但是要发动战争,正常运行的政府几乎不可能通过这样的对整个欧洲发动战争的决策。而德国是通过希特勒的独裁来发动战争的。
      而且希特勒在德国的支持率是很高的,他确实在后来为德国的极端种族主义狠狠地挣了一口气。(在一战签战败条约的法国贡比涅森林接受法国的投降),但是即使希特勒的影响力再高,最后也不得不通过独裁的方式来发动对外战争。因为只要政府决策机构大体正常,这些荒唐决策基本是不可能通过的。面对一个金融危机严重的国家,只有一个疯子才会鼓动民众去发动对外战争来解决这种问题。
      那为什么火星能够发动这样一次客观上属于侵略战争的战争呢?这个要从火星人的视角来分析。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深刻影响火星政治的唐刺奥斯的地火关系理论中。他提出了一个不得不战争的观点。
      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资源储量无法追赶地球的发展速度,进而导致地球必然会有向地外扩充的政治需求,而火星作为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区域,各种矿物资源极为丰富,必然会成为地球扩充的对象,而扩充过程显然不可能是一个和平的过程,就像欧洲人不会赤手空拳到达美洲大陆一样。
      即在火星人的观念中,地球的未来必然是强大的,强大必然会外扩。这样地球与火星之间大概率会有一战,而且地球有能力发动针对地面的侵略战争。再配合地球本来就丰富的战争史,很容易让火星人相信地球是好战的世界。
      但是仅仅以这样自卫”的借口不远千里去进攻地球,只能骗骗文化水平较低的士兵,国会的议员是不会同意的。
      这时军方又打出另一张牌——太空邻域的局部战争,即只将战争的规模控制在太空领域,绝不将战火蔓延到地面。

第九十二章 欧洲舰队的覆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