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一章 回到地球[2/2页]

帝国往事回忆录 耶生卡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又问道。
      首发:塔>读小说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火星能够发展的这么快?仅仅不到六十年的时间,就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外星殖民地发展成了一个可以威胁地球的超级工业体,可以建造出火星环那种东西。”
      “可地球上也有相同的列子,中国自从1945年正式建国后,无论是工业和综合国力都以一种十分可怕的速度疯狂增长,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现任的中国政府也是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政府三百年才走完的路。”站起来回应的是一名美国代表。
      “可这只是外表看上去的,首先那是中国只是工业体系较为薄弱,客观上说还有相当可观的耕地面积,而且后面苏联也对中国进行了相当有力的工业体系援助。而火星可谓是正真意义上的一无所有,我曾经拜托过一位研究所里的经济学家建立了一个模型,上面记录了火星的人口,工业,经济的发展,上面的每一项数值都远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国家速度都要快得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很久。”
      “会不会是制度优势?虽然这个问题我很不想谈,但在我的印象中似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都是快得惊人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这是一位法国代表的发言。
      确实,这位代表说出了所有西方国家代表所不愿意提及的地方。无论西方多么不喜欢社会主义,但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往往都是超乎想象的。苏联只用了二三十年就从一个只有木犁的落后农业国成为了与拥有三百年基业的美国共同竞争的世界一极。中国也是,从一个军阀混战,闭关锁国的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了世界五常之一。
      要知道这种“落后的农业国”这种标签在非洲和南美一抓一大把,为什么偏偏是他们俩,见鬼难道是上帝保佑吗?可明明美国的教堂要多一点。
      有时候制度就是这样的,明明知道别人的更好,却没有办法,只能干瞪眼。就像火星的全球一体模式相比于地球是更加先进的政治结构,单从太空舰队的投入就能看出,火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太空舰队的建设,而地球上各国除了太空舰队,还不得不维持数量庞大的常规部队用以维护自身安全,但这些常规部队是对太空战一点用都没有的,地球人却又跳不出这个制度死循环。
      张修洁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我承认火星的政治比地球更加优秀,尤其是用星球的视角来说,但是如果用国家的视角来说,他和地球上的许多国家的政治结构并无差异,许多机构都是参考的中国和苏联的,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用这个来解释为什么火星发展的太快太过牵强了。”
      在场又陷入了沉默,确实,正要说火星有多么发达也不至于,要是苏联和他待在同一个星球上,保准可以把他打倒怀疑人生,但问题是这是不可能的,双方只能通过太空舰队的方式进行战斗,而偏偏火星就只有太空力量强大。
      接连几个反驳都被张修洁有理有据地回拒了,显然一切都在指向那一个推论,火星必然有着什么地球所没有的先进东西,才能发展的如此之快。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可控核聚变,人类能源历史上的绝对明珠和霸主,现代社会的支柱无非三点,信息,能源,物质。而可控核聚变可以让能源这一项接近无限,如果说火星拥有了可控核聚变,那么一切都可以说得通了,什么火星环,什么人口工业恐怖的快速增长,什么数量庞大的太空舰队,这一切在无限的能源面前都是信手拈来,只是因为,他是可控核聚变,这个时代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
      可这又怎么可能,傻子都知道这个项目背后的巨大利益,可其难度就如同从神明手中夺取审判世间的圣剑一样。
      地球很早就开始了可控核聚变的相关实验了,进展一直都有,而且每隔十几年打听一下似乎都是好消息,比如托卡马克装置的可控核聚变在某某国家的实验室完成,激光约束体系理论进一步完善,可控核聚变市场取得巨大突破,格林沃尔德极限又被打破了……
      但正真要走到改变世界的那一步,没有人知道究竟要走多久。简单到几秒的可控核聚变稍微像样一点的实验室都能弄出来。能够稳定向外输出能源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市面上也有,可那是输入的能量远大于输出的能量。真正要达到理论上的无限能源,并不是有了可控核聚变就可以一蹴而就了的。
      如果说可控核聚变就像上帝审判世间的利剑,那么并不是人类拿到剑就可以发挥出神的威力,还要精通各项招数,熟练运用各种内力,拥有极快的反应力,拥有极强的意志力……等等约束条件,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能力。
      人类的第一架飞机如果放在古代战场,那么它的作用还不如一个熟练的弓箭手,因为那是一个只能飞行十几秒的玩意,正真等到它可以轻松毁灭一座城市的时候,中间经过了上百年。
      工业体系的进步都是从雏形一步步走向登峰造极的,而现在人们被告知火星的可控核聚变直接跳过了这个发展过程,在雏形都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的时候,它就已经登峰造极了。
      这就相当于莱特兄弟的飞机刚刚试飞,就被告知有人开着F35战机要和他进行一场空中竞速。
      在座的虽然都是政治家,可简单的科学理论还是都懂一点的,所有人都知道可控核聚变意味着什么。
      “这真的有可能吗?”一位代表不死心地问道。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改变世界的情报”她一字一句地说着。
      更新字数不变,平均每天五千字左右,但是两章合为一章,我昨天更了一万七千字都没人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第八十一章 回到地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