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在除了苏联以外的其他地方看见尤里加加林的任何留恋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孤独美学,这是外族所难以理解的。
古诗可以被理解为独属于中国人能理解的孤独的美,就像外国人很难理解在那个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被整个西方敌视的年代,抢先将人类第一个宇航员送入太空的自豪感。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那个时候苏联最大的报社真理报用了整整三天六个版面庆祝了加加林的胜利,而一尊纯钛合金的加加林雕像也被永远地放在了莫斯科,注视着他的祖国。
陈思远有点儿明白了为什么叶戈尔会激动得直接停下来,就像她当时在先驱者纪念碑时看到那首中文诗一样,在遥远的星球得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民族对自己民族的认同,任谁都会有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中文虽然文学上难以理解,古诗上晦涩难懂,但是并非是高高在上的毫不亲民语言。
其实中文如果只是要会说的话反而比英语简单,从学术的角度上来说中文中没有严格的语法要求,主谓宾顺序和英语中的一样,却没有英语中的各种时态,语态,从句连词。
即只要知道哪几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就可以了。
而且从生活经验中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中国没有上过学的的人,只要是身体正常,都能够说出通顺且正确的话语。
这一点和自诩简单的英语截然相反。
在1964年的美国电影《窈窕淑女》中,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卖花女出生于贫民窟,其口语与正真的贵族阶级有着明显的区别,后来在语言教授的指导下,转变为优雅贵妇的故事,而语言教授指导的最主要部分就是其英语说的能力。这也反映了中英之间的区别。
在中文中,即使是学历再高的人,平时交流的说话和用词方式与基本零教育的人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区别。
但是英语不同,教育水平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会反应在这个人的遣词造句中,包括正确的时态语态和从句结构,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语言风格会完全不同。这也是在电影中为什么会由语言教授来将一个贫民窟女孩训练成一个贵妇的原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中文口语的相对容易与之对应的是书面语的困难,而英文口语的相对困难则基本上包含了书面部分的全部困难。
所以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正真理解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类的句子时,首先光理解就十分困难,在明白其与普通书面语的差距时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如果让他既不写字,也不读文章,仅仅是作为日常用语,中文又十分地受用简单。
这也是为什么火星推广中文的使用能够进行的原因之一。
关于加加林的雕像,这是我认为在太空移民地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球人雕像,所以这里我只放了加加林的雕像。
第五十八章 进入博物馆(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