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章 太白行军[1/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宝二年,一月
      哥舒翰与郭汾阳治下的唐军,从相州出发,一路沿着魏州北上,将疾驰南下的安执仁大军挡住。
      河北道境内,许多县城本就无意臣服贼子,眼见朝廷的大军赶到,城中蛰伏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投降敌军的县令与刺史,将哥舒翰的大军迎入城中。
      河东道,封清与史干的平卢军相遇,双方在太原府与恒州边境大战。
      ……
      幽州后方
      轧荦山本人坐镇于范阳,负责维持与奚、契丹与室韦的关系。
      双方的联盟本就是出于利益,在轧荦山宣布禁止士卒劫掠时,这种联盟的关系逐渐有了动荡的迹象。
      迫于无奈之下,轧荦山只能亲自坐镇,靠着自己数十年积累的威望,勉强维持住联军。
      范阳城中。
      轧荦山占据了涿郡张氏的祖产,下令将不愿意效忠他的张氏族人悉数杀死。
      至于对外,轧荦山捏造当年张元宝的遗书,大张旗鼓以光复古之燕人的名义,讨伐失德的大唐朝廷。
      虽说前线的战事不容乐观,但轧荦山还是最大程度只报喜不报忧,同时为了提振军心,凝聚士气,他已经在为称帝做准备了。
      按照轧荦山原本的计划,他将攻下长安洛阳,彻底取代大唐的统治。
      可时至今日,唐军的强大超出了他的预料,这让轧荦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安东之境割据对抗长安。
      至于国都的选取,也只有范阳最合适。
      他们从范阳起兵反唐,来日立国,这里就是龙兴之所。
      ……
      瀛洲,平舒
      这里算是安东叛军治下,少有的坚实重镇,由于平舒沦陷得早,叛军早早占领城池,并且大肆在城中掳掠青壮充军,又或者从事军中杂役。
      消息传到长安,天宝帝下令调动驻扎于沧州的永徽军。
      这是永徽年间设立的驻军,在叛军来袭之时,负责拱卫沧州的周全。
      时至今日,当朝廷的两路兵马反攻时,永徽军也被调出参战。
      其中不止有原先的戍卒,还包括南方响应朝廷的义士,李太白等人就被安置军中。
      永徽军主将李弼,他本是契丹族人,其父在开元年间归附大唐朝廷并且得到了重用。
      平舒城下。
      叛军的兵马与永徽军战于城下。
      李太白披着甲胄,手里挥舞着一柄长剑,在这刀槊并行的战场上显得格外突兀。
      再加上年近六旬,李太白的身子显得有些臃肿。
      可他毕竟练了数十载的剑法,虽说鲜少用来击杀敌寇,却也自成一家,剑光涌动之中别有几分般妙。
      一人一马穿梭阵中,剑芒如星斗飒沓,速度快到两眼无法直视。
      他的身形一现,迎面冲来的三位敌军直接从马上栽倒。
      王季陵与王少伯二人皆出身名门,毕竟还是懂得一部分弓箭之术,索性在远处替李太白打掩护,将暗中放冷箭的敌手一一清理。
      张伯高和吴道玄。
      这两个被称作画圣与书圣的天之骄子,这时也放下了墨笔和画笔。
      他们本想用笔墨记下战事的骁勇,可真的看到袍泽奋战时,是如

第一百六十章 太白行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