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二章 突厥败走[2/2页]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睡得早也起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有高坎被落在后头。
      他眼神木讷,而后像是想到什么,一面策马一面发问:“公爷,既然如此,天狼弓不应该还于太上皇,您怎么说是被沙门可汗带走了?”
      “臭小子,咱们带兵的,最是要懂得变通。天狼弓与其便宜突厥人,倒不如归了本公,也不算埋没!”
      那一日,高坎终于明白了“变通”的意思。
      西突厥草原上。
      唐军的旌旗挥舞,宛如一团团坚黑质密的焰火,点亮了贞观大治的篇章。
      ……
      同年十二月
      两路唐军在阴山大败东突厥主力,斩首四万余,俘虏突厥族人十余万,收获了大量的战马。
      又过了半月。
      可汗牙帐被迫,东突厥席利可汗被擒,与一众王族子弟被压往长安。
      至此,突厥的势力宣告终结。
      ……
      贞观三年,元月
      贞观帝将席利可汗带到太庙,祭告俘获,继而命令将士押解席利巡游长安,历数其罪行。
      对长安百姓而言,这可是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
      在前吴时期,由于朝廷的疏忽,突厥南下给关内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甚至还有家国的仇怨。
      可如今,一切的仇怨,都在这游街中得以释怀。
      许多上了年纪的老者自发朝着大明宫跪拜。
      “天子万岁!”
      “天子万岁!!”
      长安百姓的歌颂,一浪高过一浪,其场面堪比十年前大唐立国时的光景。
      贞观帝亲临城头,接受长安子民的跪拜。
      就连太上皇也少见地出来凑热闹。
      皇城上
      贞观帝朝着老父一礼:“儿臣拜谢父皇,若非父皇舍弃了爱弓逼退西突厥,此行征战未必顺利。”
      太上皇显然对他这番话不太满意,没好气瞪了他一眼:“少给朕来这套。英国公拿了朕的弓箭,你这当皇上的必须要赔回来。”
      “儿臣听命就是,”贞观帝面露无奈,显然是习惯了父皇的作派。
      但不得不说,他分明也乐在其中。
      世人常言天家父子无情,可贞观帝却真正从父皇身上感受到了难得的亲情。
      这也是他为何乐得尊奉太上皇的原因。
      太上皇可不管这些,得到贞观帝的许诺,他直接狮子大开口:“藩国进贡的奇珍异兽全归太极宫,另外汗血宝马,朕要一半!”
      “什么!”贞观帝听完之后脸当场绿了,苦哈哈道:“父皇,可否宽限些,这未免……”
      太上皇没有回答,而是默默伸出手,做出一个拉弓的动作。
      贞观帝知道,讨价还价是没有余地了。
      既然如此,他……只能妥协。
      不然,真的为了一些奇珍异兽与太上皇争执不成!
      虽说不会伤了父子的和气,但是魏文成那张嘴可真是把贞观帝给说怕了。
      ……
      贞观帝很快如约将答应的东西送来。
      太极宫
      太上皇与太子这对祖孙,正在逐一分拣贞观帝送来的东西。
      象牙、宝石、猎鹰,花豹……
      无论品类还是规格,光看着就让人眼花缭乱。
      太子足足忙活了大半天,才算是指挥着宫人将东西给收好了。
      他走到太上皇面前,眼底满是期待:“皇爷爷,孙儿答应的事可都做完了。”
      “怎么,还怕朕会赖你?”太上皇一脸嫌弃,不过却从袖口中又弹出一封信笺:“喏,拿去。”
      太子眼前一亮,熟练地接过,不过当他看到信笺的褶皱,眉头皱起:“皇爷爷,您又偷看孙儿与照娘的书信。”
      太上皇眉头翘得老高,看起来自信极了。
      “朕这是明看,小子。”
      “怎么,朕堂堂太上皇,不辞辛劳传递书信,连看一眼都不成了!”
      ……
      太上皇这一句接一句,越说越有底气,反倒让太子陷入怀疑。
      那——是我错了?

第七十二章 突厥败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