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5章 焦头烂额孙仲谋(2)[2/2页]

高武三国之我是战神 穿越三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堵都堵不死!
      孙策为啥隔着上千里敢计划去抢献帝呢?因为顺着合肥水道走淮河颍水就能一路水路插到许都!
      这条水道不仅仅对北方极其重要,对南方同样重要。因为一旦北军打破了濡须口,获得了长江的入江口,中原庞大体量的兵力财力就将源源不断的登陆江东!与此同时,完成对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割!
      孙策一死,刘馥守国门,将阵线钉在了合肥,意味着不仅牢牢地锁死了江东政权的北上之路,还给中原政权南下江东留下了一个最可靠的桥头堡。
      从此以后,曹魏政权只需要在合肥布防,就能将整个江东地区憋在长江内。
      合肥的意义还不仅仅在国防层面上。它更是国力的放大器!
      只要合肥在手中,整个淮河以北就全都是安全生产区!江东就算再富裕,它本质上也是在用江东一隅来对抗整个中原大平原的财富之躯。
      只要中原统一并且缓过劲儿来,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这五大平原一开启,江东政权的消亡就只是时间问题。
      自古守江必守淮,除了江淮间的层层水网可以给北方政权的推进进行层层阻击外,背后的底层原因也是秦并天下中最常说的那四个字,国力问题。
      如果南方政权拥有淮河,那么豫州、徐州就将变成南北对峙的重要缓冲区,双方互抢人口,隔三差五武装抢劫,谁也没办法安心生产。
      北方不仅挣钱的渠道减少了一大块,而且处处布防的花销也因此大大增加。
      此消彼长,北方政权的优势将不再悬殊明显。如果说淮河如果被北方攥在北方手中,意味着它极大地压缩了你的国防成本,并解放了大片的优良土地。
      合肥与寿春,某种意义上,无论对于北方还是南方,都是生死存亡的函谷关!
      所以。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都对合肥和寿春重视无比。根本不给孙权以及是孙策任何可乘之机。
      而荆州属于刘表,孙坚攻取荆州,都死在了那里,孙策也是数次进攻,根本无法得手。
      倒是趁着曹操南下,偷袭关羽,短暂的据有江夏的汉水入口到如今,襄阳樊城还被曹仁控制不说,如今还让江夏岌岌可危。
      所以,倒是三条水道中,最不起眼的中读水道,成了孙权必须争夺的地方。
      广陵郡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辖区内丘陵地貌太多。
      不仅丘陵多,而且水网密布,还有各种各样的沼泽密布其中,属于地广人稀的地方。
      在广陵郡中,有一条中渎水道,理论上是可以自长江进入淮河的,但是航道比较浅,动不动就淤塞了。
      无论南北哪个政权,这条水路都是最次之选。后来曹丕为了收臧霸等泰山系的兵权找茬打孙权,让青徐地区配合,就近走了这条道,结果半道上就堵了。
      所以,根本不为人所重视,所以,只要拿下广陵,却也极少阻碍。
      这就是孙权孙策数次攻打广陵的缘故。
      但是,如今这时,却是广陵主动,在让孙权焦头烂额了。

第625章 焦头烂额孙仲谋(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