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一家团聚自然是喜上眉梢,穆梳早已经让人备好了酒菜,就放一家吃去,自己去了隔壁。
      别院隔壁便是穆家,穆夫人也知晓今日良童亲爹娘来了,便不去打扰,却独自一人唉声叹气。
      这虽说过继来的,孩子也乖巧聪明,但终究与穆家丝毫没有干系,留的也只是陆家旁支的血,看来穆家是没有享福的命,百年之后,若是他们夫妻都不在了,女儿可怎么办才好。
      听闻女儿来了,她赶紧收起哀愁,换上一副笑脸。
      这为亲人守孝,只一年即可,可三年都过去了,穆梳还着守孝才穿的素服,头上也仅仅一只玉钗,还如此年轻就穿得寡淡无味,穆夫人心痛极了。
      听闻女儿来了,本要出门的穆老爷便临时改了主意,三人坐一起喝点热茶,聊聊贴己话。
      穆夫人感慨,“去年,陆家派人来接你去京城,我本想着陆家家大业大,你去了也不会亏待你,可心里始终过不去那个坎。到京城,你便是孤家寡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良童也不是你生的,还是在家好,偶尔还能过来,大家也能相互照应着,我也不至于看不见你牵肠挂肚。”
      穆老爷跟着点头,他倒是有为女儿好好打算一番,“你太年轻,我看也就不用守着一个牌位,要不再嫁吧。”
      话刚一落,穆夫人气得差点没拿稳手里的茶,指着丈夫大骂,“你便是个拎不清的,陆家为何对梳儿那么好,便是因为我把女儿教得好,三年了,她清清白白坦坦荡荡,谁路过别院,不是夸梳儿贞节,你现在让她再找个男人,不是落了话柄么!”
      穆老爷也急了,这是落话柄重要还是一辈子守着个牌位重要。
      穆梳幽幽喝了口茶,往二老手里各塞了一颗蜜饯,“我未曾想过再找个男人,当下过着也好,你两因此事何必吵得面红耳赤。”
      穆老爷可舍不得女儿如此,等穆梳要回家时,专门送人到门口,叮嘱道:“莫听你娘的,她就是从京城学来的死规矩,咱们也不强求,但要见到合适的,你也别硬抗着。”
      送走了女儿,穆老爷回了书房,关上门,提笔将镇子上丧偶的,家境殷实的人家都写了出来,再一看,不是原配死了,但妾一箩筐的,就是孩子一箩筐,他既不想让女儿去和别的女人争受了委屈,又不想女儿去当人后妈讨人嫌弃。
      可清白人家的公子肯定是不会娶寡妇当正室,别说吉祥镇从无此例,就连大地方,恐怕也是没有的。
      就连娶了寡妇当妾,都带一堆闲话的,且当了别人的妾,若是婆家要卖了这妾,娘家也是说不得什么的。
      这一通想下来,穆老爷是出了一声冷汗,将纸团揉碎,就着烛火烧了。
      穆梳本想留良童爹娘多住些时候,倒是没留住人,对方住了几天,就推脱家中有事,穆梳送的东西堆满了马车,又亲自送人到城外,让良童对着亲生爹娘叩首。
      回城,婢女知夫人这三年出门次数屈指可数,便将帘子撩开一些,想让她看看外面的风景,倒是穆梳自己又把帘子放好压实。
      陆良童一直往窗外瞅,忽的见到陶叔,便要下马车。
      穆梳也不拦,叮嘱早些回去,便放了人。

第25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