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6章 淮阴领[1/2页]

带着系统闯明末 小闲居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呢?
      说曹操曹操到!
      事情就是这么邪门!
      他的感慨还没有发完呢,视线之中便是出现了李金羽的身影。
      他怎么来了呢?孟大县令不由得有点心虚起来,这一趟他虽然是去了府城,但一直是忙着操办自己的事情,至于答应李金羽的事情,他一时兴奋,早就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此刻见到了苦主上门,你说他如何才能够不心虚呢?
      不过呢,李金羽已经是发现了他的行踪了,再想躲避也不是办法了,索性,孟县令就是把心一横,迅速的从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就这么踱着四方步迎了过去!
      于情于礼他都是不应该迎过去的,但是,他不是还惦记着人家的重酬吗,这钱能使鬼推磨,让他放下县令的脸面,主动地去迎接一个小字辈又怎么不可以呢!
      \"贤侄,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事情办的可都挺顺利的?要是有什么作难之处一定记得要告诉我一声,太大的忙虽然我帮不上,可是一些琐碎的事物,我还是多少有些影响力的。\"
      \"多谢老大人的关心。不过我这边都是一些知根知底的老人了,也没有什么犯幺蛾子做难的。不过我今天来确实是有一件事相求?也不知道老大人方便不方便。\"
      孟县令的心登时就是咯噔一下,不好,莫非是那话儿来了?!
      \"贤侄啊,最近几天我这边公务实在繁忙。所以答应你的事情临时还抽不出时间去办理。不过贤侄你尽管放心,等忙过了这一段,我一定第一时间就去给你办理,绝对不会耽误你的科考的!\"
      李金羽一听便是知道这孟县令是会错意了,笑了一下,便是说道,\"哦,老大人你是误会了!我也知道这件事,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解决的,所以也并不是很着急。这一次冒昧前来,实在是另有他事相求。\"
      误会了最好,误会了最好!
      孟县令登时就是长舒了一口气,\"那贤侄你有事尽管开口就是了。只要是能帮上忙的我必定会是全力以赴。\"
      \"其实那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老大,人你也知道,我一个外来户,初来乍到的,对于这边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可谓是两眼一抹黑,这非常的不利于我彻底的融入到当地之中。所以我这次前来是想请老大人帮个忙,让我查阅一下当地的地方志。\"
      李金羽双手抱拳,面带诚恳的说道。
      原来是这件事啊,孟县令神态顿时就轻松下来。
      \"小事一桩,小事一桩!等会儿我就命人带贤侄去查阅就是了。正好今日天色尚早,难得贤侄你赶了个凑巧,这一次一定容我尽尽地主之宜,如果再是推迟的话,那就是不给老夫我面子了啊!\"
      \"大人有命,不敢不听。那我这厢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好好好!那贤侄就随我一道吧!\"
      身为一县的主宰,安排个宴席,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席间杯展筹措气氛甚是融洽。
      饭后,李金羽便是仔细的查阅了当地的地方志。
      这泗洪县那也是一个大县,历史传承悠久,光是地方志便是挤满了整整一个房间。
      李金羽一看当时就是傻了眼了。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工程啊!
      没办法,这毕竟是关系到自己以后的发展大计,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硬上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惜的是,书中却是没有李金羽想要知道的内容。
      毕竟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县的地方志,对于周边环境的记载有限的,所以他必须得以府为着眼点,淮安府就被他列入到了视线范围之内。
      这淮安府对于李金羽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两世为人的他更是一次都没有来过,所以称之为两眼一抹黑,那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没办法,还是得劳烦人家孟大县令了!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所以对于李金羽的请求,孟大县令呢,自然是不好推却的。
      亲手写了一封介绍信交给了李金羽,在他看来,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再怎么说他也是一方县令,不可能像个下人一样的,总是给一个人去服务,即使是花再多的钱也不行。
      不过他能够做到这样,李金羽已经是很心满意足了,已经习惯了凡事靠自己的,对此并不以为忤,回去简单的交代了一下,他便是在哼哈二将的保护下,启程赶赴淮安府。
      这淮安府不愧是一座大府,藏书极为的丰富,在黄金开道之下,李金羽是于书海中遨游了好半天,终于让他锁定了目标。
      因为韩信而闻名天下的淮阴!
      历史上淮阴的可谓是几经变迁,最早的记载是夏代,淮阴以淮河为界,分属徐、扬二州之域。商周史籍称为东夷、淮夷之地。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说属东海郡,也称郯郡),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自此开始扬名天下。
      后来几经变迁,真实的地址早已不可考,不过呢,李金羽却是从地方志当中找到了一条线索。
      东晋年间,以征北、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或徐州刺史镇淮阴,淮阴遂为重镇。永和八年(352年),荀羡以北中郎将徐州刺史镇守淮阴。他认为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却“无地屯兵”,因而在秦汉故城(即甘罗城)之南一里许,营造新的城池,自此淮阴为南朝国防要地。
      所以说,三国时期的淮阴于后世的淮阴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
      这就让李金羽有了实验自己想法的可能!
      于是乎,他便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连夜启程,赶赴淮阴,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清河县。
      根据清河县志载“甘罗城周427丈,在淮阴故城北秦甘罗筑”。元泰定年间黄河夺淮而毁,遗址占地13万平方米,地势高耸,文化层厚约2米,时有秦代陶器出土。
      即使是具体的地

第346章 淮阴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