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如的回答是,她并不心疼,为了金缕玉衣回国,她愿意付出这笔钱。
她还讲了原因,她是炎黄子孙,体内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为国做事,她义不容辞。
吴富贵被她的话震惊了,对她另眼相看,没想到这个娇弱的小姑娘,竟然有这样的大格局。
他搂住林月如,在她脸上,留下一个草莓印,“你做的很棒,但是呢,我不需要你的钱。”
“我有办法,把金缕玉衣带回去。”
林月如问,“你怎么得到金缕玉衣?”
“你不是说,你们的警方只给了你100万吗,还是国内的货币,兑换成香币,不到100万,远远低于金缕玉衣的预估价。”
“我跟你说呀,既然苏世比拍卖行把金缕玉衣的预估成交价,定为250万,那么,最终的成交价格必定在这个价格之上。”
“如果达不到这个价格,他们就安排托儿,把金缕玉衣拍下来,留到自己手里,宁可不出售。”
这是拍卖行常用的伎俩。
竞拍的老物件,在拍卖之前,他们先估一个价格。
拍卖会时,安排一些托儿参加。
拍卖过程中,如果这个物件竞拍人数较少,没有拍出高价,他们又不想把这个物件低价卖掉,就安排托儿,把物件拍下,炒作价格。
比如,一个花瓶,价值5万,他们故意把价格炒到20万。
在拍卖会上成交后,对世人宣布,这个花瓶参加过拍卖会,卖出了20万的高价。
再过一两年,再次把花瓶送上拍卖会,还用同样的手段,把价格炒到50万,甚至更高。
经过这么一番炒作,原本价值5万的花瓶,被他们炒到50万的价格。
这种套路在拍卖行,倒是非常常见。
很多内部人士也心知肚明,但是,就这么玩儿。
因为,这是割韭菜的有效方法。
一些暴发户,闯进古玩行业,想买几个宝贝,打听到某个物件,在拍卖会上,卖出多高的价格。
他们就以为这是什么宝贝,用高价买下来。
他们自己还很高兴,以为得到了宝贝。
吴富贵坚定地说道,“我百分百确定,金缕玉衣一定被我得到。”
林月如问道,“富贵哥,你想用别的方法吗?比如偷。”
“是的。”吴富贵说,“金缕玉衣是内地的盗墓分子,从地下挖出来的,然后传到香城。”
“严格说来,金缕玉衣属于国家,不属于任何人。”
“把金缕玉衣带到香城的人,可以说是盗墓分子。”
“我用同样的方式,把国宝带回去,我的行为是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林月如点头,“你这么说,倒是没毛病。”
“但问题的关键是,你怎么把金缕玉衣偷出来?”
“我跟你说,苏世比拍卖行作为世界顶级的拍卖行,他们的安保措施相当严密的。”
“进入他们手里的拍卖品,有多种保护手段,比银行的保护措施还严密。”
吴富贵微笑,“不管它有多少种安保措施,在我眼里,这都是浮云,没毛用。”
他做出神秘的表情,“我一直没展现我的另一种技能,叫做隔空取物,也可以说我是水浒传中的鼓上骚时迁。”
“真的假的?”
林月如上下打量吴富贵,“我从没听说
第六百五十九章 高风亮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