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是,不需要步行,节省体力。
晃晃悠悠,一个小时后,来到镇上。
镇子名叫杨柳镇。
名义上叫镇子,实际上与大石村差不多。
唯一的优势是,这里交通便利,人来人往,所以称为镇子。
今日是集市日。
大街上空荡荡。
只在最中心的区域,有一些摆摊的。
出售的商品,与王拥军说的差不多,大多是农家特产。
只有两个衣服摊位,出售的服装有衬衫,裤子,背心等。
服装样式单一,颜色也很单一。
要么是黑蓝色,要么是军绿色。
用的布料是手工织出的棉布,又硬又皱。
穿在身上,可不太好受。
有些路人围着服装摊位,挑选衣服。
吴富贵观察了一个小时,共有23人问价,最终成交的衣服只有1件。
通过这个观察,吴富贵不得不认同王拥军说过的一句话,镇上居民的购买力不行,摆摊赚不到钱。
看来,要想做生意,需要去县城。
吴富贵找人打听,从杨柳镇到考兰县,路程30里地,也就是15公里。
目前没有公共交通。
想去县城,只能自己想办法,骑车或牛车马车。
有一些穷学生,靠双脚去县城。
是的,在这个艰苦的年代,人们生活水准低下,都培养出吃苦耐劳的性格。
没有什么苦是他们吃不下的。
吴富贵可不想用步行的方式去县城。
他进入一个无人的巷子,意念一动,面前出现一个蛇皮袋,里面装满玉米粒。
吴富贵把蛇皮袋放在路边,打开袋子口,金灿灿的玉米粒露出来。
他高声吆喝道,“南来北往的,走过路过的,瞧一瞧,看一看,上好的玉米粒,便宜处理了……”
玉米粒颗粒饱满,颜色金黄,从卖相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玉米。
很多路人被吸引过来。
这人抓几粒玉米,那人拿几粒,有的人还把玉米粒放进嘴里,咬碎。
经过多种方式的验证,人们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好玉米,上等的玉米。
问吴富贵价格。
吴富贵竖起一根手指,“各位乡邻父老,我着急去县城办事,玉米低价处理,1毛1斤,如果要的多,还能便宜。”
吴富贵刚才闲逛时,去了几家卖粮食的店铺,了解到玉米的市场价,在1毛3左右。
他把价格降低,只卖1毛1斤。
别看只降低了3分钱,但这年头,3分钱的购买力也很强的。
何况这是1斤的降价,如果买10斤,100斤,能节省好多钱呢。
有人被他的价格震惊。
还有人砍价,让他继续降价。
人都这样,占便宜没尽头。
吴富贵一口咬定,这是最低价,不可能再降低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第一个买。
吴富贵把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突然,他把蛇皮袋背在肩上,“既然你们都不买,我换个地方卖去。”
“别,别走啊。”
“小哥,我买。”
“我要10斤。”
……
人们纷纷出钱,买玉米粒。
不一会儿,蛇皮袋里的玉米粒,全部卖完。
吴富贵兜里有了9元7毛。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得到的第一笔收入。
他心里竟然有点小雀跃。
他站在镇子的路口,等待着。
第五百一十四章 做小生意[2/2页]